莫倚飞台望,但游丝飏暖,莺界全遮
出处:《忆旧游 其四》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怎蘼芜似水,浸透春愁,软绿无涯。
莫倚飞台望,但游丝飏暖,莺界全遮。
东风万里诗梦,沿路访梨花。
怕燕子重来,名闻影隔,不认卢家。
还差。
悼芳稿,付小院鹃红,私哭年华。
禅榻分新火,道情天醒后,味只思茶。
百蛮纵有微雨,休问酒旗斜。
拚闷掩鸳楼,江南更比春远些。
莫倚飞台望,但游丝飏暖,莺界全遮。
东风万里诗梦,沿路访梨花。
怕燕子重来,名闻影隔,不认卢家。
还差。
悼芳稿,付小院鹃红,私哭年华。
禅榻分新火,道情天醒后,味只思茶。
百蛮纵有微雨,休问酒旗斜。
拚闷掩鸳楼,江南更比春远些。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愁绪的画面。"怎蘼芜似水"开篇,将蘼芜比喻为春水,形象地表达了愁绪之深广。"浸透春愁,软绿无涯"进一步渲染了愁绪如春水般弥漫,绿意虽美却无法排解愁绪。诗人劝告读者不要倚靠飞台遥望,因为连游丝和莺声都被春愁所笼罩。
"东风万里诗梦,沿路访梨花"借东风和梨花寓言诗人寻觅诗意与美好,然而"燕子重来,名闻影隔,不认卢家"暗示了人事变迁,昔日的美好已不再,令人感伤。诗人悼念往昔,将哀思寄托于小院中的杜鹃啼血,独自品味时光流逝的苦涩。
"禅榻分新火,道情天醒后,味只思茶"描绘出诗人试图在佛理中寻求慰藉,醒悟后只剩下对茶的深深回味。"百蛮纵有微雨,休问酒旗斜"表达出即使面对生活琐碎,也无心饮酒,只愿沉浸于愁绪之中。最后,诗人选择"闷掩鸳楼",感叹江南的春色虽美,却比不上心中的愁苦深远。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易顺鼎独特的愁绪与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