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养蚕缲好丝,年年织绢制郎衣
东邻西舍缲车鸣,银丝出盆光皎洁。
官税已输私债还,美人晓织绿窗间。
娇莺睍睆机声度,春笋参差玉指攀。
织成素绢坚且致,先奉翁姑后夫婿。
朔风吹木霜霰飞,夫不忧寒妾如意。
君不见青楼艳女好蛾眉,留客高歌送酒卮。
缠头蜀锦不知数,黄金暮尽朝别离。
不如田家荆布妻,贫富苦乐长相随。
采桑养蚕缲好丝,年年织绢制郎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江南农村的农耕与纺织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首句“吴蚕作茧明于雪”,以“明于雪”形容蚕茧的洁白,既赞美了蚕丝的品质,也暗示了劳动者的辛勤与智慧。接着,“苕霅之水清且冽”描绘了清澈的河水,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清新之感,同时也象征着生活的纯净与美好。
“东邻西舍缲车鸣,银丝出盆光皎洁”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村民们忙碌的纺纱情景,银白色的丝线在阳光下闪耀,不仅体现了劳动成果的珍贵,也寓意着生活的富足与希望。
“官税已输私债还,美人晓织绿窗间”描绘了女性劳作的场景,她们在清晨的绿窗下辛勤劳作,不仅偿还了债务,也为家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体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重要角色和坚韧精神。
“娇莺睍睆机声度,春笋参差玉指攀”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鸟鸣与机器的运转声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同时“春笋参差玉指攀”形象地描绘了织女灵巧的手法,展示了她们技艺的精湛。
“织成素绢坚且致,先奉翁姑后夫婿”强调了织女对家庭的责任与奉献,她们首先满足长辈的需求,然后是丈夫,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中的尊老爱幼、夫妻和睦的价值观。
“朔风吹木霜霰飞,夫不忧寒妾如意”表达了夫妻间的相互体谅与支持,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下,也能保持内心的温暖与和谐。
“君不见青楼艳女好蛾眉,留客高歌送酒卮。缠头蜀锦不知数,黄金暮尽朝别离。”对比了青楼女子的奢华生活与短暂快乐,与前文的农村妇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普通劳动者生活的朴实与长久。
“不如田家荆布妻,贫富苦乐长相随。采桑养蚕缲好丝,年年织绢制郎衣。”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田家妇女的赞美,她们虽然生活简朴,但与丈夫共同经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这种相濡以沫的情感更为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农村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中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既有对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赞美,也有对家庭伦理和社会价值观的深刻思考,是一幅生动而富有哲理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