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以为愿,谁肯半途歧
出处:《吴起妻》
明 · 何荆玉
齐国岂无士,嫁与卫人儿。
誓绣鸳鸯被,盟开连理枝。
百年以为愿,谁肯半途歧。
贫贱甘共守,富贵乐相携。
生离且惊怕,死别岂能为。
君昔读六韬,妾心已弗怡。
兵家尚残忍,十中无一慈。
母死君不归,妾心益相疑。
所生且如此,何人不可施。
今鲁有边急,将军欲伐齐。
妾乃齐之女,齐婿非所宜。
辞将不敢望,黜妾妾甘归。
错落桃花锦,连绵共素机。
金刀将下剪,心痛手犹迟。
数年恩爱体,白刃忍相催。
薄雪春归际,残霜日上时。
膏兰辞绿鬓,青镜掩蛾眉。
梦随鸳带断,魂共凤衾离。
仰望而终身,须臾不可支。
不如嫁樵牧,田野共追随。
芒荆误到体,怜惜急相披。
知君素好色,岂竟守空帏。
只恐后来者,心猜爱亦亏。
妾身委魍魉,妾魄逐熊罴。
看君垂绶日,谁戴紫霞帔。
誓绣鸳鸯被,盟开连理枝。
百年以为愿,谁肯半途歧。
贫贱甘共守,富贵乐相携。
生离且惊怕,死别岂能为。
君昔读六韬,妾心已弗怡。
兵家尚残忍,十中无一慈。
母死君不归,妾心益相疑。
所生且如此,何人不可施。
今鲁有边急,将军欲伐齐。
妾乃齐之女,齐婿非所宜。
辞将不敢望,黜妾妾甘归。
错落桃花锦,连绵共素机。
金刀将下剪,心痛手犹迟。
数年恩爱体,白刃忍相催。
薄雪春归际,残霜日上时。
膏兰辞绿鬓,青镜掩蛾眉。
梦随鸳带断,魂共凤衾离。
仰望而终身,须臾不可支。
不如嫁樵牧,田野共追随。
芒荆误到体,怜惜急相披。
知君素好色,岂竟守空帏。
只恐后来者,心猜爱亦亏。
妾身委魍魉,妾魄逐熊罴。
看君垂绶日,谁戴紫霞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妻子对丈夫的深情与忠诚,以及在国家战事中的牺牲精神。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面对国家利益和个人情感抉择时的复杂心理。
首句“齐国岂无士,嫁与卫人儿”,以对比手法引出故事背景,暗示了主人公并非齐国的普通女子,而是嫁给了外族之人,预示着她将面临不同于常人的命运。接下来的几句“誓绣鸳鸯被,盟开连理枝”表达了她与丈夫之间的深情承诺,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百年以为愿,谁肯半途歧”则体现了她对婚姻长久稳定的坚定信念,以及对背叛的坚决反对。接着,“贫贱甘共守,富贵乐相携”展现了她对夫妻间共同生活的理解和支持,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愿意携手同行。
“生离且惊怕,死别岂能为”表达了对生死离别的恐惧和无奈,强调了她对生命和爱情的珍视。随后,“君昔读六韬,妾心已弗怡”揭示了她对丈夫军事生涯的担忧,担心战争带来的残酷和伤害。
“母死君不归,妾心益相疑”反映了她对丈夫在母亲去世后未归的不解和疑虑,进一步加深了她对丈夫行为的担忧。最后,“今鲁有边急,将军欲伐齐”点明了国家的紧急情况,以及她作为齐国女子的立场选择。
“妾乃齐之女,齐婿非所宜”表明了她对参与国家战争的矛盾心理,既不愿违背自己的身份,又不愿看到国家遭受伤害。她的决定“辞将不敢望,黜妾妾甘归”体现了她对家庭和国家责任的权衡,最终选择了退让和回归家庭。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内心独白和情感冲突,展现了主人公在个人情感与国家利益之间做出艰难抉择的过程,以及她对爱情、家庭和国家的深刻理解和牺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