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夕萤飞,山风霜露沾人衣
出处:《招隐山辞》
明 · 李梦阳
山之桂青青,秋风绿叶冬不零。
王孙几时归,山空蕙草槯。
山之草萋萋,春风花发桃源迷。
子规啼竹阴,日暮愁人心。
秋之夕萤飞,山风霜露沾人衣。
洞门翳寒萝,柰兹华发何。
王孙几时归,山空蕙草槯。
山之草萋萋,春风花发桃源迷。
子规啼竹阴,日暮愁人心。
秋之夕萤飞,山风霜露沾人衣。
洞门翳寒萝,柰兹华发何。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招隐山辞》描绘了一幅深山隐逸的画面。首句“山之桂青青,秋风绿叶冬不零”,以桂花和常绿的叶子象征隐居者的坚韧与高洁,即使秋风吹过,仍保持翠色。接下来,“王孙几时归,山空蕙草槯”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暗示了隐士的孤独与期盼。
“山之草萋萋,春风花发桃源迷”,通过茂盛的草丛和盛开的桃花,展现出山中的生机与神秘,仿佛进入了一个如桃花源般的理想世界,然而“子规啼竹阴,日暮愁人心”,子规鸟的哀鸣在竹林中回荡,增添了傍晚的寂寥,触动了听者的心弦。
“秋之夕萤飞,山风霜露沾人衣”,秋夜萤火虫的闪烁与山风霜露的侵袭,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清冷。最后,“洞门翳寒萝,奈兹华发何”,洞门被寒冷的藤蔓遮蔽,诗人感叹岁月无情,白发徒增,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归隐生活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具有浓厚的隐逸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