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帅色凋槁,蚍蜉势趫腾
出处:《冬暮感怀》
宋 · 曾巩
荒山未有雪,野水不见冰。
一腊今已半,浮阳壮犹矜。
奈至一岁除,未有严气升。
坐思崆峒间,负雪山千层。
虽受栗冽僵,愈此秽浊蒸。
感激昆仑祇,一气吹丘陵。
炎埃灭无遗,古色万里兴。
我病一洗濯,怀抱失所憎。
因思大羽猎,属车上崚嶒。
六军骑皆骏,争先雪中登。
天时倾人意,踊跃士气增。
大义虽不杀,四方慑兵棱。
今此效安在?东南塞犹乘。
将帅色凋槁,蚍蜉势趫腾。
惨错天运内,止戈信谁能?
一腊今已半,浮阳壮犹矜。
奈至一岁除,未有严气升。
坐思崆峒间,负雪山千层。
虽受栗冽僵,愈此秽浊蒸。
感激昆仑祇,一气吹丘陵。
炎埃灭无遗,古色万里兴。
我病一洗濯,怀抱失所憎。
因思大羽猎,属车上崚嶒。
六军骑皆骏,争先雪中登。
天时倾人意,踊跃士气增。
大义虽不杀,四方慑兵棱。
今此效安在?东南塞犹乘。
将帅色凋槁,蚍蜉势趫腾。
惨错天运内,止戈信谁能?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巩的《冬暮感怀》,描绘了冬季景象以及诗人的感慨。首句“荒山未有雪,野水不见冰”展现了初冬时节的景象,山未积雪,水未结冰,透露出一丝暖意。接着,“一腊今已半,浮阳壮犹矜”写出了冬季过半,但阳光依然强烈,显示出冬日的坚韧。
然而,诗人意识到冬季即将过去,严寒并未到来:“奈至一岁除,未有严气升。”他想象着置身于高寒的崆峒山,面对千层雪山,即使面临冰雪之冷,也觉得比现实中的污浊更清新。“感激昆仑祇,一气吹丘陵”象征着希望与力量,期待春天的到来,驱散炎热和尘埃。
诗人感慨自己疾病缠身,但内心渴望洗涤污垢,忘却憎恨:“我病一洗濯,怀抱失所憎。”他联想到古代的大狩猎场景,士兵们在雪地里奋勇争先,象征着士气高昂。“大义虽不杀,四方慑兵棱”表达出正义的力量,即使不诉诸武力,也能震慑四方。
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差距:“今此效安在,东南塞犹乘”,边疆的战事仍在继续,将领们疲惫不堪,敌我双方力量悬殊。“惨错天运内,止戈信谁能?”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期盼跃然纸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冬日景色和个人感受,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高尚品德和正义力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