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吏招我饮,潼乳亦甘美
出处:《登独石口边城远望作》
清 · 纪迈宜
两山如龙翔,蜿蟺百余里。
长城亘其上,乱石相角犄。
巍巍帝王都,有成斯有毁。
何论穷荒地,千年泣残垒。
筑城声犹悲,垣堞已倾圮。
所嗟秦人愚,贾怨徒劳尔。
新城屹金汤,盛代车同轨。
筑不假民力,工费皆官庀。
宽仁高百王,汪泽唐虞比。
内外方一家,岂藉防奸宄。
庶以壮观瞻,威灵震远迩。
我登城上望,惊砂蔽天起。
云黯孤日黄,霜严百卉死。
一视但茫茫,峰峦势未已。
百夷争效顺,驼马纷填委。
河流荡山来,激迅齧城址。
入塞折复出,汇作白河水。
望洋趋巨壑,朝宗正如此。
关吏招我饮,潼乳亦甘美。
其长八十余,矍铄矜动履。
自诉征战劳,回首逾三纪。
曾逐八千卒,歼虏数倍蓰。
裹粮常不继,酸风射眸子。
疮痏犹在体,筋力嗟痹痿。
幸蒙浩荡恩,月支太仓米。
感此再三叹,上马仍徙倚。
时平壮士老,临风徒抚髀。
长城亘其上,乱石相角犄。
巍巍帝王都,有成斯有毁。
何论穷荒地,千年泣残垒。
筑城声犹悲,垣堞已倾圮。
所嗟秦人愚,贾怨徒劳尔。
新城屹金汤,盛代车同轨。
筑不假民力,工费皆官庀。
宽仁高百王,汪泽唐虞比。
内外方一家,岂藉防奸宄。
庶以壮观瞻,威灵震远迩。
我登城上望,惊砂蔽天起。
云黯孤日黄,霜严百卉死。
一视但茫茫,峰峦势未已。
百夷争效顺,驼马纷填委。
河流荡山来,激迅齧城址。
入塞折复出,汇作白河水。
望洋趋巨壑,朝宗正如此。
关吏招我饮,潼乳亦甘美。
其长八十余,矍铄矜动履。
自诉征战劳,回首逾三纪。
曾逐八千卒,歼虏数倍蓰。
裹粮常不继,酸风射眸子。
疮痏犹在体,筋力嗟痹痿。
幸蒙浩荡恩,月支太仓米。
感此再三叹,上马仍徙倚。
时平壮士老,临风徒抚髀。
鉴赏
这首清代纪迈宜的《登独石口边城远望作》描绘了边城独石口的雄伟景象和历史沧桑。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两山如龙蜿蜒,长城横贯其上的壮观画面,以及乱石峥嵘的险峻地形。他感慨古代帝王的兴衰,指出长城虽曾是防御的象征,但最终未能阻止岁月的侵蚀和变迁。
诗人批评秦朝筑城过度依赖民力,导致劳民伤财,而现代边城则依靠官府财力,体现了皇朝的宽仁与统一。然而,即便如此,边关仍然面临自然力量的冲击,河流奔腾,城池受损。诗人通过描绘边关官员的热情款待和老将的自述,展现了战争的艰辛和边疆戍卫者的忠诚。
最后,诗人感叹时代和平使壮士老去,只能在风中抚摸大腿,表达了对边疆安宁的渴望和对戍边将士的敬意。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饱满,展现了边塞诗的典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