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月近人,朝行云满车
出处:《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
唐 · 岑参
闻君行路难,惆怅临长衢。
岂不惮险艰,王程剩相拘。
忆昨蓬莱宫,新授刺史符。
明主仍赐衣,价直千万馀。
何幸承命日,得与夫子俱。
携手出华省,连镳赴长途。
五马当路嘶,按节投蜀都。
千崖信萦折,一径何盘纡。
层冰滑征轮,密竹碍隼旟。
深林迷昏旦,栈道凌空虚。
飞雪缩马毛,烈风擘我肤。
峰攒望天小,亭午见日初。
夜宿月近人,朝行云满车。
泉浇石罅坼,火入松心枯。
亚尹同心者,风流贤大夫。
荣禄上及亲,之官随板舆。
高价振台阁,清词出应徐。
成都春酒香,且用俸钱沽。
浮名何足道,海上堪乘桴。
岂不惮险艰,王程剩相拘。
忆昨蓬莱宫,新授刺史符。
明主仍赐衣,价直千万馀。
何幸承命日,得与夫子俱。
携手出华省,连镳赴长途。
五马当路嘶,按节投蜀都。
千崖信萦折,一径何盘纡。
层冰滑征轮,密竹碍隼旟。
深林迷昏旦,栈道凌空虚。
飞雪缩马毛,烈风擘我肤。
峰攒望天小,亭午见日初。
夜宿月近人,朝行云满车。
泉浇石罅坼,火入松心枯。
亚尹同心者,风流贤大夫。
荣禄上及亲,之官随板舆。
高价振台阁,清词出应徐。
成都春酒香,且用俸钱沽。
浮名何足道,海上堪乘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闻君:听说你。行路难:行走的道路艰难。
惆怅:忧虑、失意。
临:面对、站。
长衢:长长的街道。
岂不:难道不。
惮:害怕、畏惧。
险艰:危险与艰难。
王程:朝廷的差事、公务。
剩相拘:只能勉强接受、身不由己。
忆昨:回想昨日。
蓬莱宫:古代传说中的仙宫,这里指皇宫。
新授:刚刚被授予。
刺史符:刺史的符节,象征地方官职的凭证。
明主:圣明的君主。
仍赐衣:又赐予衣服。
价直:价值。
千万馀:超过千万。
何:多么。
承命日:受命之日。
得与:能够与。
夫子俱:你一同。
携手:手挽手。
出华省:走出华丽的省府。
连镳:并辔而行。
赴长途:踏上遥远的旅途。
五马:五匹骏马。
当路嘶:在道路中央嘶鸣。
按节:按照节拍。
投蜀都:直奔蜀都。
千崖:千岩万壑。
信:确实、的确。
萦折:曲折回旋。
一径:一条小径。
盘纡:盘旋、蜿蜒。
层冰:厚厚的冰雪。
滑:使……打滑。
征轮:行进的车轮。
密竹:密集的竹林。
碍:阻碍。
隼旟:鹰旗,古代军旗的一种。
深林:茂密的森林。
迷:使人迷失、难以辨别。
昏旦:黄昏与黎明,泛指日夜交替时刻。
栈道:架设在悬崖峭壁上的道路。
凌空虚:凌空高悬于虚无之中。
飞雪:飘落的雪花。
缩:使……紧缩。
马毛:马的毛发。
烈风:猛烈的风。
擘:撕裂。
我肤:我的肌肤。
峰攒:群峰簇拥。
望天小:仰望天空显得狭小。
亭午:正午。
见日初:看见太阳初升。
夜宿:夜晚住宿。
月近人:月亮仿佛近在咫尺。
朝行:清晨出行。
云满车:云雾满载车旁。
泉浇:泉水滋润。
石罅坼:石缝的裂隙。
火入:山火燃烧。
松心枯:松树的心干。
亚尹:亚尹,古代官职名,这里指与主角志同道合的朋友。
同心者:志同道合的人。
风流:才情出众、风度翩翩。
贤大夫:贤良的大夫。
荣禄:荣耀和俸禄。
上及亲:惠及到亲人。
之官:赴任做官。
随板舆:乘坐着官轿。
高价:崇高的声望。
振:震动、震撼。
台阁:朝廷高级官署。
清词:清雅的诗文。
出应徐:应答自如、出口成章。
成都:地名,四川省会。
春酒香:春天酿造的酒香气诱人。
且用:姑且用。
俸钱:俸禄。
沽:买。
浮名:虚名、空名。
何足道:何足挂齿、不值一提。
海上:海边、海洋。
堪乘桴:可以驾舟逍遥自在,比喻远离尘世纷扰。
翻译
听说你正面临行路艰难,心中满是忧虑,站在长街路口。难道你不惧怕那险阻艰难?只是因朝廷差遣,身不由己。
想起昨日在蓬莱宫中,你刚被授予刺史的符节。
圣明的君主还赐予你衣物,价值千万余。
多么幸运,在受命之日,我能与你一同前行。
我们手挽手走出华丽的省府,策马并辔踏上遥远的旅途。
五匹骏马在道路中央嘶鸣,按着节拍,队伍直奔蜀都。
千岩万壑曲折回旋,一条小径盘旋蜿蜒。
厚厚的冰雪使车轮打滑,密集的竹林阻碍了鹰旗飘扬。
深林中昼夜难辨,栈道凌空高悬于虚无之中。
飞雪使马毛紧缩,狂风撕裂我的肌肤。
群峰簇拥下天空显得狭小,直到中午才看见太阳初升。
夜晚住宿时月亮仿佛近在咫尺,清晨出行时云雾满载车旁。
泉水滋润着石缝的裂隙,山火燃烧着松树的心干。
亚尹是与你志同道合的风流贤士,同样为大夫之职。
他的荣耀福禄惠及亲人,赴任时乘坐着官轿。
他在朝廷声望极高,清雅的诗文应答自如。
成都的春酒香气诱人,不妨用你的俸禄买来品尝。
虚名何足挂齿,倒不如在海上驾舟逍遥自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的艰辛旅途,充满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对来日安稳生活的期盼。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如“五马当路嘶”、“层冰滑征轮”等,以及“携手出华省,连镳赴长途”这样的句子,展现了旅途中的艰难和不舍。同时,“亚尹同心者,风流贤大夫”表达了对同僚间情谊的赞美。
诗中还透露出一种超越世俗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如“浮名何足道,海上堪乘桴”这般轻松自如的笔触,显示了作者对于名利的看破和超脱。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个人情操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