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院因山占此丘,孤亭元属晋西州
出处:《九月朔卞庙谒祭因有豫作登高之约归次偶成》
明 · 倪岳
道院因山占此丘,孤亭元属晋西州。
悠然自古多遐思,偶尔于今得胜游。
云暗卞祠松叶老,雨香陶径菊花秋。
凭阑不尽登临兴,目尽长江万里流。
悠然自古多遐思,偶尔于今得胜游。
云暗卞祠松叶老,雨香陶径菊花秋。
凭阑不尽登临兴,目尽长江万里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九月朔日卞庙后,与友人相约登高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句“道院因山占此丘”,点明了地点,一座依山而建的道院坐落在丘陵之上,为整幅画面奠定了静谧而神秘的基调。接着,“孤亭元属晋西州”一句,不仅描绘了亭子的孤独与古朴,也暗示了此处的历史悠久,曾属于晋代的西州,增添了诗的年代感和文化韵味。
“悠然自古多遐思,偶尔于今得胜游。”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无限遐想以及对当下美景的欣赏。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从未改变,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能在此找到共鸣。
“云暗卞祠松叶老,雨香陶径菊花秋。”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秋季的景象。云雾缭绕的卞祠,松树叶子显得格外苍老;秋雨中,菊花散发出阵阵香气,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这样的景致,既是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凭阑不尽登临兴,目尽长江万里流。”诗人站在栏杆旁,眺望着远处的长江,思绪万千,无法言表。长江的壮阔与绵延不绝,象征着时间的永恒和生命的流转,让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