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当时岂不为人言,聋耳安能为君侧全文

当时岂不为人言,聋耳安能为君侧

出处:《马周
宋 · 张耒
马周未遇虬须公,布衣落魄来新丰。
一樽独酌岂无意,俗子不解知英雄。
贤豪相逢自相得,一语君王见胸臆。
当时岂不为人言,聋耳安能为君侧

拼音版原文

zhōuwèiqiúgōngluòláixīnfēng

zūnzhuójiězhīyīngxióng

xiánháoxiāngféngxiāngjūnwángjiànxiōng

dāngshíwèirényánlóngěrānnéngwèijūn

注释

虬须公:指虬髯客,唐代虚构人物,以豪侠著称,后成为马周的贵人象征。
布衣:平民百姓的衣服,表示马周当时的贫寒处境。
一语:关键的言论或见解。
聋耳:比喻不听从他人意见的人,这里指不能理解马周的人。

翻译

马周还未遇到虬须公这样的贵人,他穿着布衣,失意地来到新丰。
独自饮酒难道没有深意?凡夫俗子怎会理解他的英雄抱负。
贤能之士相遇自然投缘,他对君王的一席话展现了真心。
那时难道没有人看出他的才能?但旁人之言无法进入君王的决策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马周》。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不被时世所用的感慨和自豪。

"马周未遇虬须公,布衣落魄来新丰。"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马周(唐代名将)相似的遭遇,都未能遇到识才的君主,只得以平民之身隐居于世,等待时机。

"一樽独酌岂无意,俗子不解知英雄。"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品酒思考,有所感慨,因为普通人难以理解英雄的胸襟抱负。

"贤豪相逢自相得,一语君王见胸臆。" 这两句则描写了有识别之士之间的相互欣赏,能一语道出心中的志向和抱负,让君主也能看到他们内在的勇敢与智慧。

"当时岂不为人言,聋耳安能为君侧。" 最后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即便有英杰之士,当世之人又怎会去倾听他们的声音,只得在旁静默,无从表达自己的忠诚。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不被重用的深切感慨,以及他对于知音难求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坚守内心的自信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