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溪细山疑合,谷转路始穷全文

溪细山疑合,谷转路始穷

宋 · 王灼
名山起高兴,不惜马首东。
沙边一著眼,翠光已浮空。
踏遍桑柘村,所向渐不同。
溪细山疑合,谷转路始穷
瑩净白玉界,芬馥青莲宫。
元知境过清,乘春乃昭融。
尚馀半残花,伴我酒颊红。
拂石爱少藓,披林怯多风。
安得身无事,来对禅寂翁。
虑沉灯影外,慧发鸟声中。
庶遂老岩壑,此行太匆匆。

拼音版原文

míngshāngāoxīngshǒudōng

shābiānzheyǎncuìguāngkōng

biànsāngzhècūnsuǒxiàngjiàntóng

shānzhuǎnshǐqióng

yíngjìngbáijièfēnqīngliángōng

yuánzhījìngguòqīngchéngchūnnǎizhāoróng

shàngbàncánhuābànjiǔjiáhóng

shíàishǎoxiǎnlínqièduōfēng

ānshēnshìláishíchánwēng

chéndēngyǐngwàihuìniǎoshēngzhōng

shùsuìlǎoyánxíngtàicōngcōng

注释

高兴:喜悦的心情。
不惜:不吝啬,不顾一切。
著眼:注目,留意。
翠光:翠绿的光芒。
桑柘:古代常见的树木,这里指村庄。
昭融:光明温暖。
酒颊:脸颊泛红,形容饮酒后脸庞微红。
少藓:稀少的苔藓。
禅寂翁:修行的禅师。

翻译

名山激发了心中的喜悦,我不惜策马向东行。
在沙岸边稍作停留,翠绿的光芒已弥漫天空。
走遍了桑柘村庄,所见景色逐渐变化。
小溪潺潺,山势仿佛要合拢,山谷转角,道路才显现尽头。
如镜般洁净的白玉石界,香气四溢的青莲宫殿。
原本就知道这里的环境过于清冷,但春天的到来让这里变得温暖和煦。
还剩下半开的花朵,陪伴着我脸颊微红的酒意。
抚摸石头,喜欢那少有的苔藓,穿过树林,却怕那多风的侵扰。
如何才能没有烦忧,与禅定的老者共度时光。
思绪沉浸于灯光之外,智慧在鸟鸣声中悄然生发。
希望能在此山林间终老,这次行程太过匆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名山游历的景象和心境。诗中“名山起高兴,不惜马首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不惜财物以追求山水之乐的情操。“沙边一著眼,翠光已浮空”则是说诗人在沙滩上稍作停留,便已被天上的翠绿光芒所吸引,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喜悦。

“踏遍桑柘村,所向渐不同”意味着诗人在游历过程中,不断地穿行于桑树和柘树成荫的小村之间,每一个方向都有不同的风景。接下来,“溪细山疑合,谷转路始穷”则描绘了溪流的细小,山峦交错如同合拢,以及谷道蜿蜒曲折,道路渐渐变得狭窄和偏僻。

“莹净白玉界,芬馥青莲宫”中的“莹净白玉界”形容的是清澈如玉的境界,而“芬馥青莲宫”则是指香气浓郁,如同翠绿荷花盛开的佛寺。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高洁、纯净之地的向往和赞美。

“元知境过清,乘春乃昭融”说明了诗人早就知道这个地方景色超群,而选择在春天来到这里,以享受这份明媚与融合。“尚馀半残花,伴我酒颊红”则是说春天的花朵尚且留有几分,和诗人一起品味着那份酒意中的喜悦。

“拂石爱少藓,披林怯多风”表达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时,不愿触碰到地面的苔藓,因为它们生长缓慢而珍贵;同时,他也害怕穿行于林中太多的风中,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的尊重。

“安得身无事,来对禅寂翁”则是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无忧无虑地面对一位沉默不语的禅师,而“虑沉灯影外,慧发鸟声中”意味着诗人的思绪在静谧的夜晚,不受灯光影响,而是在听到了鸟鸣之后,智慧和领悟才得到启示。

最后,“庶遂老岩壑,此行太匆匆”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安然地度过晚年于山石之间,对这次匆匆忙忙的旅行感到有些遗憾。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心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