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流芳在身后,眼前一食常不饱
出处:《示林桂高歌》
宋 · 赵汝腾
丈夫流芳在身后,眼前一食常不饱。
何况吟工抉元化,万象日月遭搜搅。
君不见饭颗山头饿少陵,柴桑径里饥渊明。
无钱对菊坐终日,得钱沽酒醉交朋。
又不见春岸飞杨花,圣俞得句贫转加。
羊肠绕车声,黄九一生坐穷鸣。
欧苏只得从旁叹,不尔何由负盛名。
何况吟工抉元化,万象日月遭搜搅。
君不见饭颗山头饿少陵,柴桑径里饥渊明。
无钱对菊坐终日,得钱沽酒醉交朋。
又不见春岸飞杨花,圣俞得句贫转加。
羊肠绕车声,黄九一生坐穷鸣。
欧苏只得从旁叹,不尔何由负盛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流芳:流传美名。一食:一顿饭。
吟工:善于吟咏的诗人。
元化:自然的变化。
饭颗山头:杜甫的居所。
柴桑径:陶渊明的居所。
得句:创作出诗句。
羊肠:比喻艰难的生活道路。
黄九:黄庭坚的字。
欧苏:指欧阳修和苏轼。
翻译
男子汉的名声流传后世,眼前的饭食常常吃不饱。更何况诗人深入挖掘自然之理,万物都受到他的诗笔触动。
你没看到饭颗山头的杜甫忍饥挨饿,柴桑小径里的陶渊明也贫困饥饿。
他没钱对着菊花坐一整天,有钱就买酒与朋友共饮。
再看春岸边飞舞的柳絮,梅尧臣因诗才而更加贫困。
黄庭坚的生涯就像羊肠小道,一生都在贫困中哀鸣。
欧阳修和苏轼只能在一旁感叹,否则怎能赢得如此盛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腾所作的《示林桂高歌》,主要通过描绘几个历史人物的生活状态,来表达对才华出众但生活困顿的文人境遇的感慨。诗中提到的"丈夫流芳在身后",表达了对身后名声的追求,而"眼前一食常不饱"则揭示了现实生活的艰辛。诗人以杜甫(饭颗山头饿少陵)、陶渊明(柴桑径里饥渊明)和梅尧臣(春岸飞杨花,圣俞得句贫转加)、黄庭坚(羊肠绕车声,黄九一生坐穷鸣)为例,他们都是才情出众却贫困潦倒的人物,即使是欧阳修和苏轼这样的大家,也只能在一旁感叹,以此强调才华与贫困之间的矛盾。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同情心,展现了诗人对文人士大夫命运的关注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