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调御潮音会,楼阁随方涌化城
出处:《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宋 · 李弥逊
三生调御潮音会,楼阁随方涌化城。
鸟树有声皆念法,云山多态总忘情。
禅翁自得逃禅乐,俗客犹沾避俗名。
但了心源秋月净,刹尘何地不光明。
鸟树有声皆念法,云山多态总忘情。
禅翁自得逃禅乐,俗客犹沾避俗名。
但了心源秋月净,刹尘何地不光明。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创作的,收录在其《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中。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寺庙风景和禅修生活的诗。
“三生调御潮音会”一句,通过对“三生”的提及,暗示了超脱世俗、追求佛法的理想境界。“御潮音会”则是指在寺庙中与僧众共同聆听和讨论佛教经典的声音。
接下来的“楼阁随方涌化城”表达的是寺庙建筑随着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之感。
第三、四句“鸟树有声皆念法,云山多态总忘情”,则描绘了在这座佛教圣地中,即便是鸟鸣树影,也都像是在诵读佛经,让人远离世间尘俗的情感纠葛。
第五、六句“禅翁自得逃禅乐,俗客犹沾避俗名”,通过对比,在寺庙中修行的僧侣能找到内心的安宁和快乐,而普通游客则仍然被世俗的名利所牵绊。
最后两句“但了心源秋月净,刹尘何地不光明”表达了诗人通过禅修达到了一种心灵澄清、超脱尘世的境界。在这样的状态下,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佛法所带来的光明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和僧侣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教修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清净状态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