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马冲锋杀贼回,裹疮沥血尚登台
出处:《甲午岁暮感事诗》
清 · 张洵佳
怒马冲锋杀贼回,裹疮沥血尚登台。
将军瞋目呼狂寇,烈士捐躯化劫灰。
气作长虹应贯日,死含馀怒定闻雷。
贺兰不救身先遁,万斩犹难恕罪魁。
将军瞋目呼狂寇,烈士捐躯化劫灰。
气作长虹应贯日,死含馀怒定闻雷。
贺兰不救身先遁,万斩犹难恕罪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中的英勇与牺牲,以及对敌人的愤怒与谴责。首句“怒马冲锋杀贼回”,生动展现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战马怒吼着冲向敌人,战士们在激烈的战斗中勇往直前,即使受伤也不退缩,继续冲锋陷阵。接着,“裹疮沥血尚登台”进一步描绘了战士们的坚韧与牺牲精神,即使身体受伤,鲜血淋漓,仍坚持登上战场的最高点,继续战斗。
“将军瞋目呼狂寇,烈士捐躯化劫灰”两句,通过将军的愤怒呼喊和烈士的英勇牺牲,展现了战争中的正义与勇气。将军怒目圆睁,大声呼唤敌人,而烈士则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慷慨赴死,他们的牺牲化为战场的灰烬,却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气作长虹应贯日,死含馀怒定闻雷”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对胜利的渴望。他们的勇气和决心如同长虹贯日,即使死亡也无法熄灭他们心中的怒火,他们的声音将在雷鸣中被听见。
最后,“贺兰不救身先遁,万斩犹难恕罪魁”揭示了对背叛者的谴责。贺兰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背叛者或敌人,他们不仅在战场上逃跑,逃避责任,甚至在胜利后也难以得到宽恕。这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之间鲜明对比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坚守正义和勇敢面对困难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战争中的英勇、牺牲、愤怒与谴责,是对历史事件深刻反思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