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了不问,花草自红紫
出处:《寒岩分韵得水字》
宋 · 韩元吉
青山如幽人,不肯住城市。
客从城市来,一见消吝鄙。
平时与周旋,况复非俗士。
我初见南山,秀色纷可喜。
谓言官尘埃,洗涤端在此。
经时未一至,引望若千里。
昨朝得休暇,佳兴难自已。
秋原丽新晴,景物为清美。
独游已不恶,更约二三子。
初从涧壑危,稍入岩石倚。
白云随杖藜,苍烟生屐齿。
主翁亦好事,结茆脩竹底。
庭空百无有,屈曲但流水。
客来了不问,花草自红紫。
岂无一樽酒,欲饮还遽止。
归鞍不可速,吾亦聊洗耳。
客从城市来,一见消吝鄙。
平时与周旋,况复非俗士。
我初见南山,秀色纷可喜。
谓言官尘埃,洗涤端在此。
经时未一至,引望若千里。
昨朝得休暇,佳兴难自已。
秋原丽新晴,景物为清美。
独游已不恶,更约二三子。
初从涧壑危,稍入岩石倚。
白云随杖藜,苍烟生屐齿。
主翁亦好事,结茆脩竹底。
庭空百无有,屈曲但流水。
客来了不问,花草自红紫。
岂无一樽酒,欲饮还遽止。
归鞍不可速,吾亦聊洗耳。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寒岩分韵得水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城市喧嚣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句“青山如幽人,不肯住城市”以拟人手法,将青山比作不愿居于尘世的隐士,形象生动。接着写客人从城市来,见到山景后心生欢喜,反映出山的清高与城市的俗气对比鲜明。
诗人独自游览南山,欣赏秀美的景色,期待能借此洗涤心灵上的尘埃。然而,由于公务繁忙,未能常来,相见之难犹如千里之遥。当得空闲之际,他邀约友人一同前往,享受山水之间的乐趣。在涧壑、岩石间漫步,白云缭绕,青烟袅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意境。
主人的好客体现在简朴的环境中,没有世俗的繁杂,只有流水声相伴。客人来访,主人不需多言,花草自会增添色彩。虽然有酒,但诗人并未贪杯,而是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让心灵得到净化。整首诗语言清新,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