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搜辑瘁,斯道赖仔肩
出处:《从侄吉臣辑龙砂诗存,属予校定,因成二律》
清 · 王润生
遗响诗三百,经时岁半千。
乡邦文献集,耆旧姓名传。
风雅绵三代,精神聚一编。
不辞搜辑瘁,斯道赖仔肩。
乡邦文献集,耆旧姓名传。
风雅绵三代,精神聚一编。
不辞搜辑瘁,斯道赖仔肩。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润生对侄子吉臣所辑《龙砂诗存》的校定之作,表达了对古代文学遗产的珍视与传承之责的深刻思考。
“遗响诗三百,经时岁半千。” 开篇即以“诗三百”和“经时岁半千”两个宏大数字,展现了古代诗歌的丰富与悠久历史。这里,“诗三百”指《诗经》,而“经时岁半千”则暗示了时间的漫长与文化的积淀,强调了诗歌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乡邦文献集,耆旧姓名传。” 这两句进一步点明了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地方文化、历史记忆的载体。通过收集乡邦文献,传承耆旧姓名,诗歌得以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地方与民族的重要纽带。
“风雅绵三代,精神聚一编。” “风雅”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风格,这里用来形容诗歌的高雅与深远。这句诗表达了诗歌自古以来的连续性和精神内涵的凝聚,强调了其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不辞搜辑瘁,斯道赖仔肩。”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搜集整理古代诗歌的艰辛付出以及对于传承这一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他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因为这样的工作对于保持传统文化的活力至关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龙砂诗存》校定工作的肯定,更体现了对古代文学遗产的深厚感情和对文化传承的强烈责任感。它既是对过去成就的颂扬,也是对未来责任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敬仰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