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界闻疏磬,遥遥出暮霞
出处:《题五泄山房》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森森毛竹洞,鸡犬有人家。
石髓流溪上,琴声落海涯。
苍松为道士,大药是莲花。
下界闻疏磬,遥遥出暮霞。
石髓流溪上,琴声落海涯。
苍松为道士,大药是莲花。
下界闻疏磬,遥遥出暮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中隐居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五泄山房周围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
首句“森森毛竹洞”,以“森森”形容竹林茂密,营造出幽深静谧的氛围;“洞”字则暗示了山房隐藏于竹林深处,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接下来,“鸡犬有人家”一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山中人家的和谐生活状态,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石髓流溪上,琴声落海涯”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石髓的流淌比作溪水,琴声仿佛能跨越大海,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意境。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含着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苍松为道士,大药是莲花”则是对山中道士形象的刻画,苍松象征着道士的高洁与长寿,莲花则寓意着纯洁与解脱。这两句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认同与赞美。
最后,“下界闻疏磬,遥遥出暮霞”描绘了山中传来稀疏的钟磬声,与远处的晚霞相映成趣。这既是对山中修行生活的写照,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山中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