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有鞭牛扑,纷拿起路尘
出处:《岭南鞭春》
宋 · 范端臣
一辞湖上月,三见岭南春。
怪鸟呼如鬼,痴猿立似人。
蛮商通海舶,渔户杂江滨。
尚有鞭牛扑,纷拿起路尘。
怪鸟呼如鬼,痴猿立似人。
蛮商通海舶,渔户杂江滨。
尚有鞭牛扑,纷拿起路尘。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我在湖上赏月已多次,见证了岭南春天的变迁。奇异的鸟叫声如厉鬼,痴傻的猿猴站立得像人一般。
异族商人通过大海船只来往,渔夫散布在江边各处。
还有驱赶牛群的习俗,人们纷纷扬起路上的尘土。
注释
湖上月:湖面上的月亮。岭南春:岭南的春天。
怪鸟:奇特的鸟。
鬼:形容声音吓人。
痴猿:愚笨的猿猴。
蛮商:异族商人。
海舶:大海上的船只。
渔户:渔夫。
江滨:江边。
鞭牛:驱赶牛群。
扑:驱赶。
起路尘:扬起路上的尘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端臣所作的《岭南鞭春》。诗人通过描绘湖光月色与岭南的春景,展现了独特的地域风貌。"一辞湖上月,三见岭南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从一个夜晚到三个春天的更迭,暗示了岁月的流逝。
"怪鸟呼如鬼,痴猿立似人",运用奇特的比喻,描绘出岭南异域的野生动物,赋予它们神秘和生动的形象,展现出岭南的自然生态。
"蛮商通海舶,渔户杂江滨",进一步描绘了岭南的商业活动和渔民生活,展现了当地与大海紧密相连的经济特色。
最后两句"尚有鞭牛扑,纷拿起路尘",描绘了岭南人民在春耕时节的热闹场景,鞭牛耕地的农事活动扬起一路尘土,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劳动的活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岭南的风土人情,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民俗活动的展现,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