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华清玉骨化作灰,赪虬不受蛮雨催全文

华清玉骨化作灰,赪虬不受蛮雨催

出处:《续荔枝叹
明 · 张萱
华清玉骨化作灰,赪虬不受蛮雨催
圣僧已捧火齐至,绛襦仙人殊未来。
去冬严霜击炎海,迸碎虬珠春不綵。
红云阵里无星苞,顿使南珍阙今载。
南珍自古遍南州,甘香绝胜闽与涪。
若令今岁是元狩,举酒何须酬伯游。
天生尤物媚天子,岂必一物成疮痏。
献珍贡异谁问瑞与妖,但愿无妖即为瑞。
翰林主人五云芽,人间烟火不敢加。
自言一啖三百颗,天浆玉液不数卢仝茶。
东坡亦言本为口,食指君能无动耶。
请君莫过方陈家,不如来看西园花。

鉴赏

这首《续荔枝叹》由明代诗人张萱所作,通过荔枝这一主题,巧妙地融入了对时事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首句“华清玉骨化作灰”,以华清宫的典故起笔,暗喻荔枝之美如华清之玉,却终归于尘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接着“赪虬不受蛮雨催”一句,以赤色的龙(赪虬)比喻荔枝,强调其生命力顽强,即使面对恶劣环境也不屈服,展现出荔枝坚韧不拔的精神。

“圣僧已捧火齐至,绛襦仙人殊未来”两句,运用佛教元素,将荔枝比作火齐(佛经中的一种宝石),暗示荔枝虽珍贵,但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或赏识,如同仙人未至,仍需等待。

“去冬严霜击炎海,迸碎虬珠春不綵”描绘了去年冬天严寒霜冻对荔枝的摧残,使得春天的荔枝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和光泽,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环境对荔枝生长的影响。

“红云阵里无星苞,顿使南珍阙今载”进一步强调了荔枝在特定年份的稀缺性,如同红云阵中的星星般稀少,使得南方的珍品在这一年未能如常呈现。

“南珍自古遍南州,甘香绝胜闽与涪”赞美了荔枝自古以来在南方地区的盛名,其甘甜香气远超其他地方的特产。

“若令今岁是元狩,举酒何须酬伯游”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如果今年荔枝丰收,人们举杯庆祝时无需再寻找其他理由,直接庆祝荔枝的丰饶即可。

“天生尤物媚天子,岂必一物成疮痏”指出荔枝作为天赐之物,深受帝王喜爱,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珍奇之物都带来祸害。

“献珍贡异谁问瑞与妖,但愿无妖即为瑞”表达了对荔枝是否为吉祥之物的疑问,但更希望没有妖异之事发生,即为吉祥。

“翰林主人五云芽,人间烟火不敢加”描述了文人雅士对荔枝的喜爱,他们以五云芽(象征高洁)来赞美荔枝,而普通人则不敢轻易触碰,体现了不同阶层对荔枝的不同态度。

“自言一啖三百颗,天浆玉液不数卢仝茶”引用卢仝的茶诗,对比荔枝的美味,强调荔枝的甘甜胜过名茶。

“东坡亦言本为口,食指君能无动耶”引用苏轼的话,再次强调荔枝的诱人之处,让人不禁垂涎欲滴。

“请君莫过方陈家,不如来看西园花”最后以邀请的方式结束,鼓励人们不要错过观赏西园花的机会,同时也暗示了品尝荔枝的美好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和文化价值,也蕴含了对生活、时事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