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山饤越果,醉摘尚凄然
出处:《次韵洁堂五日》
宋 · 马廷鸾
故国天中节,吾侪日暮年。
愁心菖歜苦,悲绪綵丝牵。
叠雪虚唐赐,薰风绝舜弦。
穷山饤越果,醉摘尚凄然。
愁心菖歜苦,悲绪綵丝牵。
叠雪虚唐赐,薰风绝舜弦。
穷山饤越果,醉摘尚凄然。
注释
故国:故乡,指过去的国家或家乡。天中节: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又称月圆节。
菖歜: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这里比喻忧愁。
綵丝:彩色的丝线,象征情感的牵连。
叠雪:形容繁多、虚无的赏赐。
薰风:温暖的南风,这里可能暗指美好的事物。
绝舜弦:暗示美好的音乐不再,可能指失去某种和谐。
饤越果:陈列的越地水果,可能象征生活简朴。
凄然:凄凉、哀伤的样子。
翻译
故国逢中秋,我们已入老年。忧愁如菖歜般苦涩,悲伤的情绪像丝线牵动。
如同堆积的白雪象征着虚无的赏赐,美好的薰风吹过却听不到舜的乐章。
在荒僻的山中,陈列着越地的水果,即使醉酒采摘,也感到凄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廷鸾的作品,名为《次韵洁堂五日》。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忧虑和对故国天际节庆的无限思念。
“故国天中节,吾侪日暮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家乡、时光易逝的感慨。在这里,“故国”指的是诗人的家乡,而“天中节”则是指某个重要的节日。诗人通过这样的开篇,立刻拉近了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情感距离。
“愁心菖歜苦,悲绪綵丝牵。”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愁心”强调了诗人的忧虑之情,而“菖歜”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无常。接着,“悲绪綵丝牵”则更深化了这种哀伤,通过细腻的情感线索,将读者带入一种淡淡的悲凉之中。
“叠雪虚唐赐,薰风绝舜弦。”这两句诗继续强调了诗人的忧愁和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担忧。“叠雪”象征着时间的积累,而“虚唐赐”则暗示了一种无法实现的愿望。接下来的“薰风绝舜弦”更是深化了这种无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生命力渐失的凄凉。
最后,“穷山饤越果,醉摘尚凄然。”这两句诗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面对现实的态度。在这里,“穷山”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困顿和贫瘠,而“饤越果”则象征着一种艰难求生的生存状态。最后,“醉摘尚凄然”则表达了一种在艰辛中寻找慰藉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故国节日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美好即逝的深切感悟,以及面对现实困顿时的无奈与自我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