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寺携棋局,高亭把酒钟
出处:《张思孺秘校挽诗二首 其一》
宋 · 文同
昔在天彭郡,侨居过一冬。
感君常见访,无日不相从。
远寺携棋局,高亭把酒钟。
谁知三载后,孤冢列新松。
感君常见访,无日不相从。
远寺携棋局,高亭把酒钟。
谁知三载后,孤冢列新松。
注释
昔:从前。天彭郡:古代地名,今四川省彭州市。
侨居:寄居。
过:度过。
感:感激。
君:您,指对方。
常见访:经常来访。
无日不相从:每天都陪伴着。
远寺:远处的寺庙。
携:携带。
棋局:棋盘。
高亭:高高的亭子。
把酒:举杯饮酒。
钟:古代盛酒器。
谁知:谁料。
三载后:三年以后。
孤冢:孤独的坟墓。
新松:新栽种的松树。
翻译
从前在天彭郡,我曾度过一个冬天。感谢你常来看望我,几乎每天都在一起。
我们一起到远处的寺庙下棋,高高的亭子里举杯共饮。
谁能想到三年之后,我的孤坟旁已种满了新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相处情景,以及对未来离别的预感和无奈。开篇“昔在天彭郡,侨居过一冬”表达了诗人曾在外地度过一个冬天的生活体验。“侨居”一词显露出诗人当时的心境,可能是因仕途不顺或其他原因而寄寓他乡。紧接着,“感君常见访,无日不相从”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他们几乎每天都在一起。
“远寺携棋局,高亭把酒钟”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他们聚会时的情景。"远寺"和"高亭"都是聚会的地点,这些地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气息和意境。而"携棋局"和"把酒钟"则是他们聚会时的一种轻松愉悦的活动,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文雅生活。
然而,从“谁知三载后,孤冢列新松”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对未来的某种预感和忧虑。"三载"指的是三年之后,而"孤冢列新松"则暗示了离别乃至死亡的可能性,这是一种对友情长久性的担忧,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