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共推贤,干名二十年
出处:《送章四十舅翁东归》
宋 · 杨亿
乡党共推贤,干名二十年。
早怀荆岫璞,迟下祖生鞭。
敢谏书无报,徒行履欲穿。
圣朝公道在,搔首赋归田。
早怀荆岫璞,迟下祖生鞭。
敢谏书无报,徒行履欲穿。
圣朝公道在,搔首赋归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乡党:乡亲们。贤:贤能。
干名:追求名声。
二十年:二十年时间。
荆岫璞:荆山的美玉,比喻未被发现的才德。
迟下:迟迟未得。
祖生鞭:祖逖的马鞭,比喻得到提拔的机会。
敢谏:敢于直言劝谏。
书无报:意见未被采纳。
徒行:空有。
履欲穿:鞋子磨损严重。
圣朝:圣明的时代。
公道:公正。
搔首:挠头表示无奈。
赋归田:回归田园。
翻译
乡亲们都推崇他的贤能,他追求名声已二十年。他早年就像荆山的美玉,迟迟未得朝廷的赏识和提拔。
他敢于直言进谏,但意见并未被采纳,空有忠诚,鞋子都快磨破了。
虽然圣明的时代公正仍在,但他无奈只能挠头回归田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乡党的推举下,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与等待,终于得到重用。"早怀荆岫璞"暗示了他长期以来所怀揣的志向和抱负,而"迟下祖生鞭"则表明他的晋升之路并不顺利,甚至需要依靠家族的影响力。"敢谏书无报"显示了他曾经上书言事却未得到回应的无奈与孤独,"徒行履欲穿"则是对他长时间以来奔波于官场、渴望有所作为的艰辛写照。
然而,在"圣朝公道在"这一句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转机和解脱。在一个公正无私的朝代里,他终于得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最后一句"搔首赋归田"则是一种超然物外、归隐田园的心境表达,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是在官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最终的幸福和满足还是来自于回归自然、平淡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官员生涯的描绘,展现了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