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由陈纪皆如此,子孝亲兮弟敬哥
出处:《训世孝弟诗十首 其四》
宋 · 邵雍
子孝亲兮弟敬哥,怡声下气与谦和。
难兄难弟名偏重,孝子贤孙贵自多。
负米尚难为薄养,读书宁不擢高科。
仲由陈纪皆如此,子孝亲兮弟敬哥。
难兄难弟名偏重,孝子贤孙贵自多。
负米尚难为薄养,读书宁不擢高科。
仲由陈纪皆如此,子孝亲兮弟敬哥。
注释
子:儿子。孝:孝顺。
亲:父母。
弟:弟弟。
敬:尊敬。
哥:哥哥。
怡声:说话温和。
下气:有礼貌。
谦和:谦逊。
难兄难弟:关系亲密的兄弟。
名偏重:名声特别大。
孝子贤孙:孝顺的子女和贤良的后代。
贵自多:自然受到更多的尊重。
负米:背米回家。
薄养:养育之责。
读书:读书求学。
宁:岂非,难道不。
擢:提升,选拔。
仲由:孔子弟子,以孝闻名的子路。
陈纪:历史上的贤人。
皆:都。
如:像。
翻译
孩子孝顺父母,弟弟尊敬哥哥,说话温和有礼,态度谦逊。兄弟间情深义重,孝顺的子女和贤良的孙子自然受到更多尊重。
即使背米艰难,也不能忽视养育之责,读书人更应力争取得高学历。
像仲由和陈纪这样的人都是如此,再次强调孩子要孝顺父母,弟弟要尊敬哥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邵雍所作的《训世孝弟诗十首》中的第四首,主题围绕着孝悌之道展开。诗中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谦和,尤其是兄弟之间的友爱和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首句“子孝亲兮弟敬哥”直接点明了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的基本伦理,体现了儒家的家庭伦理观念。接下来的“怡声下气与谦和”描绘出和谐的家庭氛围,通过温和的态度和谦逊的行为来维系亲情关系。
诗中提到“难兄难弟名偏重”,意指在家庭中,兄弟间的关系同样重要,他们的互相尊重和扶持会带来更大的声誉。接着,“孝子贤孙贵自多”强调了孝顺和贤良品质对于家族地位提升的积极作用。
“负米尚难为薄养,读书宁不擢高科”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孝道的实际行动,即使是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也要尽力奉养父母,同时鼓励子孙通过勤奋学习以求取功名,提升家庭的社会地位。
最后,诗人以仲由(孔子弟子)和陈纪(东汉人,以孝闻名)为例,再次强调了孝悌精神在历史上的典范作用,以此激励后人效仿。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传达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以及重视教育的价值观,具有鲜明的道德教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