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疑光显非吾事,为望熊罴有梦占
出处:《秋夜不寐》
明 · 孙传庭
辗转宁关意未恬,自怜明发转生嫌。
和丸敢昧从前苦,啖蔗徒思向后甜。
椿树有怀霜露并,蓼莪空赋蔚蒿兼。
祗疑光显非吾事,为望熊罴有梦占。
和丸敢昧从前苦,啖蔗徒思向后甜。
椿树有怀霜露并,蓼莪空赋蔚蒿兼。
祗疑光显非吾事,为望熊罴有梦占。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的《秋夜不寐(其十)》。诗中表达了诗人深夜难眠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与深沉思考。
首联“辗转宁关意未恬,自怜明发转生嫌。”描绘了诗人夜不能寐的状态,辗转反侧,心中难以平静,对即将到来的明日感到忧虑和嫌弃。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宁关”与“意未恬”的矛盾,以及“自怜”与“明发嫌”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颔联“和丸敢昧从前苦,啖蔗徒思向后甜。”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不敢忘记过去的艰苦岁月,即使在享受甜食时,也只想着未来的甜美。这句诗巧妙地将过去与未来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颈联“椿树有怀霜露并,蓼莪空赋蔚蒿兼。”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椿树”、“霜露”、“蓼莪”、“蔚蒿”等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这里,“椿树”可能象征着家族或长辈的期望与关怀,“霜露”则暗示着人生的艰难与不易;“蓼莪”和“蔚蒿”则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哀伤意象,用来表达对亲人离世的哀悼之情。整句诗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生命脆弱性的感慨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尾联“祗疑光显非吾事,为望熊罴有梦占。”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命运的怀疑与期待。他认为自己或许无法实现光宗耀祖的宏愿,但仍然渴望着梦境中的吉祥预兆,即“熊罴之梦”,这是古代占卜中预示子孙繁盛的象征。这一联既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自我质疑,又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对未来抱有希望的心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展现了诗人深夜难眠时的复杂思绪,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与反思,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期待,同时流露出对亲情的深深怀念和对命运的自我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