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一石桐油舂不了,披裘那识路旁金全文

一石桐油舂不了,披裘那识路旁金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苔林云茧孰相寻,鸟篆虫书枉见侵。
横摘孝经穷司马,巧翻淫咒嬲祇林。
玄黄野逐唯君驾,皂白沟分记子衿。
一石桐油舂不了,披裘那识路旁金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以读甘蔗生的诗为灵感,通过次韵和诗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诗中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首句“苔林云茧孰相寻”,以苔藓覆盖的树林和如云的茧状物象征着隐秘与未知,暗示寻找真理或理解的艰难。接下来,“鸟篆虫书枉见侵”借鸟类的足迹和虫书(古代文字)暗示知识的探索过程中,看似纷繁复杂的信息干扰了求知之路。

“横摘孝经穷司马”一句,将孝经(儒家经典)与司马(古代学者的通称)并提,表达了对深入研究儒家经典的敬意,同时也暗含了对司马迁穷尽一生著述《史记》的感慨。“巧翻淫咒嬲祇林”则可能寓言了学术上的曲解和误解,使得学术领域充斥着争议和困扰。

“玄黄野逐唯君驾”中的“玄黄”代表天地自然,诗人强调只有真正的学者才能驾驭这广阔的学问领域。“皂白沟分记子衿”进一步强调分辨黑白是非的重要性,如同学子的衣襟上刻印着知识的印记。

最后两句“一石桐油舂不了,披裘那识路旁金”形象地比喻研读学问犹如磨砺石头,需要持久的努力,而路边的黄金(可能象征真理或机遇)往往被忽视,暗示了追求知识时的专注与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凝练,体现了王夫之对学术探索的深沉思考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