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望我如望岁,临海怅惘还长嗟
出处:《星浦》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何年奔星坠天阙,长扼惊涛作飞雪。
我来踏星欲浮海,星不能飞海难越。
家山祇隔海一涯,廿年国破空思家。
国人望我如望岁,临海怅惘还长嗟。
楼中候潮日再至,潮声动天破吾寐。
沧海桑田眼中人,袖手沈吟待天逸。
我来踏星欲浮海,星不能飞海难越。
家山祇隔海一涯,廿年国破空思家。
国人望我如望岁,临海怅惘还长嗟。
楼中候潮日再至,潮声动天破吾寐。
沧海桑田眼中人,袖手沈吟待天逸。
鉴赏
这首诗名为《星浦》,是清朝末年至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郑孝胥所作。诗中以奔星坠落天际为引子,形象地描绘了壮志凌云的意象,试图跨越惊涛骇浪,象征着诗人的壮志和对家国的思念。然而,"星不能飞海难越"表达了现实中的困境,即使有豪情也无法轻易回到故乡。
"家山祇隔海一涯",写出了诗人与家乡的距离遥远,以及国家破败后的深深忧虑。二十年间,诗人满心期盼祖国统一,但只能在海边眺望,心中充满期待与哀愁。"国人望我如望岁"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国人的责任感和被期待的沉重感。
最后,诗人每日在楼中等待潮水再次涌起,潮声如天籁,却无法入眠,暗示着内心的焦虑与无奈。"沧海桑田眼中人,袖手沈吟待天逸",诗人感慨世事变迁,自己只能静待时机,期待国家能摆脱困境,恢复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理想抱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