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士于今无北海,和歌谁信少东坡
出处:《癸未四十述怀八首 其七》
清末民国初 · 方仁渊
磨墨人翻为墨磨,韶华一掷疾如梭。
家贫爱读书常借,身贱论交友不多。
下士于今无北海,和歌谁信少东坡。
羞将长铗干时贵,一任苍苍待我何。
家贫爱读书常借,身贱论交友不多。
下士于今无北海,和歌谁信少东坡。
羞将长铗干时贵,一任苍苍待我何。
鉴赏
这首诗《癸未四十述怀八首(其七)》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方仁渊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生活境遇、社会环境以及自我价值追求的深刻反思。
首联“磨墨人翻为墨磨,韶华一掷疾如梭”以形象的比喻开篇,将自己比作磨墨之人,却反被墨所磨,暗喻人生的艰辛与无奈。韶华一掷,时光飞逝,如同快速转动的梭子,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与流逝之快,流露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颔联“家贫爱读书常借,身贱论交友不多”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尽管家境贫寒,仍热爱读书并常借书以自勉;在社会地位低下的情况下,交友也相对有限,体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高洁志趣的态度。
颈联“下士于今无北海,和歌谁信少东坡”借用典故,表达了对当今社会缺乏像古代贤士那样深沉学识与高尚情操的遗憾。同时,也提及苏轼的和歌,暗示自己虽才华横溢,却无人理解或欣赏,流露出一种知音难觅的孤独感。
尾联“羞将长铗干时贵,一任苍苍待我何”表明了诗人不愿为了追求权贵而牺牲自己的原则和尊严,宁愿等待命运的安排。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品格,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和一丝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与坚持,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