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床紫玉笛,却坐青云叫
出处:《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唐 · 李白
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
何意上东门,胡雏更长啸。
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
太白昼经天,颓阳掩馀照。
王城皆荡覆,世路成奔峭。
四海望长安,嚬眉寡西笑。
苍生疑落叶,白骨空相吊。
连兵似雪山,破敌谁能料。
我垂北溟翼,且学南山豹。
崔子贤主人,欢娱每相召。
胡床紫玉笛,却坐青云叫。
杨花满州城,置酒同临眺。
忽思剡溪去,水石远清妙。
雪尽天地明,风开湖山貌。
闷为洛生咏,醉发吴越调。
赤霞动金光,日足森海峤。
独散万古意,闲垂一溪钓。
猿近天上啼,人移月边棹。
无以墨绶苦,来求丹砂要。
华发长折腰,将贻陶公诮。
何意上东门,胡雏更长啸。
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
太白昼经天,颓阳掩馀照。
王城皆荡覆,世路成奔峭。
四海望长安,嚬眉寡西笑。
苍生疑落叶,白骨空相吊。
连兵似雪山,破敌谁能料。
我垂北溟翼,且学南山豹。
崔子贤主人,欢娱每相召。
胡床紫玉笛,却坐青云叫。
杨花满州城,置酒同临眺。
忽思剡溪去,水石远清妙。
雪尽天地明,风开湖山貌。
闷为洛生咏,醉发吴越调。
赤霞动金光,日足森海峤。
独散万古意,闲垂一溪钓。
猿近天上啼,人移月边棹。
无以墨绶苦,来求丹砂要。
华发长折腰,将贻陶公诮。
翻译
两只白鹅飞往洛阳,五匹骏马渡过长江边。为何来到东门之上,胡地少年发出长啸声。
中原之地豺狼当道,烈火焚烧皇家殿堂。
明亮的太白星白天出现,夕阳余晖被遮蔽。
王城已沦陷,世道险恶如急流。
天下人都期盼长安,但笑容稀少在西边。
百姓如落叶般惶恐,白骨空自哀悼。
连年征战如雪山压境,谁能预料战果如何。
我展翅北溟,暂学南山猛豹潜伏。
崔子是贤明主人,常邀我共度欢乐时光。
紫玉笛在胡床上响起,我在云端高歌。
杨花飘满州城,我们一同举杯观景。
忽然忆起剡溪美景,水石清幽无比。
雪消春光明媚,风起湖山景色宜人。
我沉醉于洛生的诗篇,吟唱吴越的曲调。
红霞映照金光,阳光洒满海峰。
独自散发万古情怀,闲适垂钓溪边。
猿猴近在天边啼鸣,人在月影下划船。
不愿因官职束缚,寻求仙丹以解脱。
白发渐多,弯腰劳作,恐遭陶公嘲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乱后的景象和心境。开篇“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混乱与逃亡。"何意上东门,胡雏更长啸"则表达了对这种状态的不解和惊讶。
"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直指战乱之下民不聊生,文化传承受到了严重破坏。"太白昼经天,颓阳掩馀照"则描绘了天气的阴沉与日光被遮挡,这象征着希望的缺失和未来迷茫。
"王城皆荡覆,世路成奔峭"表达了国家动荡和社会秩序的崩溃。"四海望长安,嚬眉寡西笑"则是诗人对往昔繁华、现在荒凉之地的眺望与无奈。
"苍生疑落叶,白骨空相吊"用落叶比喻生命的脆弱和易逝,而白骨则象征着战乱中的死亡。"连兵似雪山,破敌谁能料"则是战争的残酷与不可预测。
诗人自述其处境“且学南山豹”表明了他在混乱中寻找生存之道,同时也保持着警觉和准备。"崔子贤主人,欢娱每相召"则是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
接下来的几句“胡床紫玉笛,却坐青云叫。杨花满州城,置酒同临眺”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找精神寄托的情境。"忽思剡溪去,水石远清妙"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雪尽天地明,风开湖山貌。闷为洛生咏,醉发吴越调”是对战乱结束后自然景观恢复的描写,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得以平静下来。而“赤霞动金光,日足森海峤。独散万古意,闲垂一溪钓”则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宇宙和自我存在价值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与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悲壮而又超脱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