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全文

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

出处:《时迈
先秦 · 诗经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
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
怀柔百神,及河乔岳。
允王维后。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
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我求懿德,肆于时夏。
允王保之。

拼音版原文

shímàibānghàotiānzhīshíyòuyǒuzhōu
báoyánzhènzhīzhèndié
怀huáiróubǎishénqiáoyuè
yǔnwángwéihòumíngzhāoyǒuzhōushìzàiwèi
zǎigānzǎituógōngshǐ
qiúshíxiàyǔnwángbǎozhī

注释

时:语助词,一说为“按时”。犹言“现时”、“今世”。迈:林义光《诗经通解》读为“万”,众多。

邦:国。此指武王克商后封建的诸侯邦国。

昊(hào)天:苍天,皇天。子之:以之为子,谓使之为王也。即视诸侯邦国为自己的儿子。

实:语助词。一说指“实在,的确”。右:同“佑”,保佑。序:顺,顺应。有周:即周王朝。有,名词字头,无实义。

薄言:犹言“薄然”、“薄焉”,发语词,有急追之意。震:震动,指以武力震动威胁。之:指各诸侯邦国。

震叠:即“震慑”,震惊慑服。叠,通“慑”,恐惧、畏服。

怀柔:安抚。怀:来。柔:安。百神:泛指天地山川之众神。此句谓祭祀百神。

及:指祭及。河:黄河,此指河神。乔岳:高山,此指山神。

允:诚然,的确。王:指周武王。维:犹“为”。后:君。

明昭:犹“昭明”,显著,此为发扬光大的意思。

式:发语词,无实义。序:顺序,依次。序在位:谓合理安排在位的诸侯。

载:犹“则”,于是,乃。戢(jí):收藏。干,盾。干戈:泛指兵器。

櫜(gāo):古代盛衣甲或弓箭的皮囊。此处用为动词。此两句指周武王偃武修文,不再用兵。

我:周人自谓。懿(yì)德:美德,指文治教化。

肆:施,陈列,谓施行。时:犹“是”,这、此。夏:中国。指周王朝所统治的天下。

保:指保持天命、保持先祖的功业。

翻译

武王各邦去巡视,皇天视他为儿子。佑我大周国兴旺,让我发兵讨纣王,天下四方皆惊慌。安抚众神需祭祀,山川百神都来享。万国主宰是武王!
无比荣光周大邦,按照次序来封赏。收起干戈和兵甲,强弓利箭装入囊。讲求美好的道德,遍施中国各地方。周王永保国兴旺!

译文

武王各邦去巡视,皇天视他为儿子。佑我大周国兴旺,让我发兵讨纣王,天下四方皆惊慌。安抚众神需祭祀,山川百神都来享。万国主宰是武王!

无比荣光周大邦,按照次序来封赏。收起干戈和兵甲,强弓利箭装入囊。讲求美好的道德,遍施中国各地方。周王永保国兴旺!

赏析

全诗十五句,毛诗、朱熹《诗集传》皆不分章。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分为两章,以“明昭有周”起为第二章,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因之。但细审诗意,前半颂武王之武功,后赞武王之文治,语意连贯。如若分章,“不惟章法长短不齐,文气亦觉紧缓不顺”(方玉润《诗经原始》),所以还是从旧说以不分为好。

此诗采用“赋”的手法进行铺叙。开头即说周武王封建的诸侯各国,不仅得到了皇天的承认,而且皇天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而他们的作用就是“右序有周”。“皇天无亲,唯德是辅”,这就首先说明武王得到了天命。其次又说武王不仅能威慑四方,而且能安抚百神,所以他的继立,“明昭有周”,是能发扬光大有周先祖的光辉功业的。接着又写武王平定殷纣、兴立大周、封建诸侯之后,戢干戈、櫜弓矢,偃武修文,并以赞叹的口气说:我们谋求治国的美德,武王就把这美德施行于天下四方了。最后一句,总赞武王能保持天命,保持祖德,与首句遥相呼应。可见,此诗从头到尾,语意参差、语气连贯,而皆起伏错落有致,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深挚而敬慕的感情。它以天命和周武王的联系作为全诗的主线,重点歌颂了周武王的武功和文德,层次清晰,结构紧密,在大多臃肿板滞的雅颂诗篇中,不失是一篇较为优秀的作品。

鉴赏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诗经》中的一篇,展示了古人对君主的尊崇和期望。开篇“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描绘了一种宏大的场景,表达了国运昌隆、君王受命于天的壮观。紧接着,“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则强调了周朝的光辉历史和威严,其每一言行都能使人敬仰,连续不断。

“怀柔百神,及河乔岳”表达了君王以德治国,甚至能够感化自然界中的山川神灵。"允王维后"则是对君主美好品德的称颂,以及希望其子孙满堂。

中间部分,“明昭有周,式序在位”强调了周朝的光明典范和正确的统治秩序。而“载戢干戈,载櫜弓矢”则描绘了一幅国力强盛、武备充足的画面。

末尾,“我求懿德,肆于时夏”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美好德行的追求和希望这种德行能够持续到炎热的夏季。最后,“允王保之”则是对君主持久守护国家的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周朝历史文化的回顾,表现了对君主的敬仰以及对美好统治的向往和期待,是一篇充满赞颂意味的作品。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