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取荣科归旧里,板舆迎侍且承颜
出处:《送黄梦得》
宋 · 文同
去年轻舳过巫山,今日羸骖度剑关。
孤客每嗟随断梗,慈亲常把梦连环。
兰陔岁晚虽堪采,桂窟春深正好攀。
决取荣科归旧里,板舆迎侍且承颜。
孤客每嗟随断梗,慈亲常把梦连环。
兰陔岁晚虽堪采,桂窟春深正好攀。
决取荣科归旧里,板舆迎侍且承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轻舳:轻便的船只。巫山:长江三峡之一,象征美景。
羸骖:疲弱的马匹。
剑关:古代关隘,指剑门关。
断梗: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慈亲:慈祥的母亲。
兰陔:兰花生长的地方,代指故乡。
桂窟:桂树丛生之处,象征美好。
荣科:显赫的功名。
板舆:简易的木制手推车。
承颜:迎合、满足母亲的意愿。
翻译
当年轻舟驶过巫山,如今疲惫马匹过剑门关。孤独的旅人常常感叹自己像随波逐流的枯枝,慈爱的母亲总是把梦境编织成环相连。
深秋时节尽管可以采摘兰花,但春天深入桂树林时最适合攀折桂枝。
我决心取得功名回到故乡,推着简陋的车迎接母亲,让她看到我的荣耀以尽孝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文同的《送黄梦得》,其中蕴含了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开篇“去年轻舳过巫山,今日羸骖度剑关”两句,描绘出行者一年一度穿越险峻山川的壮丽画面,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不同地点,展现了时间流逝和旅途不断的主题。
“孤客每嗟随断梗,慈亲常把梦连环”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情感体验。孤独的行者在旅途中时常叹息,而慈爱的父母则通过梦境与远方的孩子保持着联系。这不仅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也反映出了古人对于家庭和亲情的重视。
“兰陔岁晚虽堪采,桂窟春深正好攀”两句,通过兰花和桂树的比喻,传达了一种即使在岁月流逝中仍能保持自身品质和追求理想的坚持。兰花在岁末依旧芬芳,桂树在春深时节更显得茂盛,这里象征着诗人对黄梦得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鼓励。
最后,“决取荣科归旧里,板舆迎侍且承颜”两句,表达了对黄梦得即将返回家乡、取得功名的期待和祝福。"决取荣科"意味着他将会有所成就而归来,而"板舆迎侍且承颜"则是家人对他的欢迎和尊敬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理想与追求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