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苟此且自适,何能谋所艰全文

苟此且自适,何能谋所艰

宋 · 王令
一病百志堕,起逢秋物阑。
力弱未胜行,厌闻客言山。
言山多在远,虽近尚莫攀。
拿深吾无舟,逐陆谁借鞍。
不如无所闻,收心就恬安。
南轩颇扶疏,古木高四观。
不知秋叶疏,但怪朝影斑。
羸躯便偃侧,籍有藁与莞。
仰攀孤云高,卧见飞鸟还。
苟此且自适,何能谋所艰

拼音版原文

bìngbǎizhìduòféngqiūlán

ruòwèishèngxíngyànwényánshān

yánshānduōzàiyuǎnsuījìnshàngpān

shēnzhōuzhúshuíjièān

suǒwénshōuxīnjiùtiánān

nánxuānshūgāoguān

zhīqiūshūdànguàicháoyǐngbān

léi便biànyǎnjièyǒugǎowǎn

yǎngpānyúngāojiànfēiniǎohuái

gǒuqiěshìnéngmóusuǒjiān

注释

志堕:意志消沉。
阑:结束,尾声。
厌闻:厌倦听到。
言山:谈论的山。
攀:攀登。
舟:舟船。
恬安:宁静安详。
扶疏:稀疏,不密集。
四观:四面环视。
偃侧:斜倚。
藁:草垫。
孤云:孤独的云。
苟:如果。
所艰:艰难之事。

翻译

疾病缠身使我意志消沉,起身时发现秋天的景色已近尾声。
身体虚弱无力行走,厌倦了听到别人谈论远方的山峦。
即使近在眼前,高山依然难以攀登。
我像深水中的鱼,没有舟船,无法在陆地上借马前行。
不如不听外界纷扰,静心享受宁静安详。
南窗下树木稀疏,古老的树木高耸入云,四面环视。
并未察觉秋叶稀疏,只惊讶早晨阳光斑驳的光影。
瘦弱的身体斜倚着,只有草垫和芦苇可供躺卧。
抬头仰望孤独的白云,躺下可见归巢的飞鸟。
只要能自我满足,何必去忧虑艰难之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病而对外界事物产生的淡漠与无奈。"一病百 志堕,起逢秋物阑"表明疾病让人的精神和意志都受到了打击,一遇到秋天的景象就感到心绪纷乱。诗人因为体力不支,无法外出,即便是山中美景也只能听闻于人,而无法亲临其境。

"拿深吾无舟,逐陆谁借鞍"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的向往与现实中的无奈,没有渡船,也没有马匹可以借助,只能在心里幻想。诗人认为,不如对这些美好的事物视而不见,把心收起来,保持一份恬静和安宁。

"南轩颇扶疏,古木高四观"描绘了一种环境,可能是诗人居住的地方,或者是在他内心所构建的意境。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也感到秋叶的稀疏和朝阳的斑驳,这反映出诗人的情感之复杂。

"羸躯便偃侧,籍有藁与莞"则是对身体不适和生活状态的一种形象描述。仰望天空中的云朵,或是在床上看到飞鸟的身影,都只能让诗人感到一种无法企及的遥远。

最后,"苟此且自适,何能谋所艰"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状况下的无奈与顺应。他选择接受现状,不去追求那些力不从心的事情,只希望能够找到一份内心的平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因病而产生的情感波动和精神状态,是一种深刻的自我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