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真才子,名高动世人
出处:《送严诜擢第归蜀》
唐 · 岑参
巴江秋月新,阁道发征轮。
战胜真才子,名高动世人。
工文能似舅,擢第去荣亲。
十月天官待,应须早赴秦。
战胜真才子,名高动世人。
工文能似舅,擢第去荣亲。
十月天官待,应须早赴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巴江:指巴地的江河,泛指四川东部的长江流域。秋月新:新出现的秋夜之月,也可理解为初升的月亮,带来清新之感。
阁道:高山上的栈道或楼阁间的通道。
征轮:征战的车轮,代指军队出发。
战胜: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真才子:真正有才能的人。
名高:名声大,声望高。
动世人:使世人震动,影响力广泛。
工文:擅长写作,文才好。
似舅:像舅舅一样,这里比喻文才相似。
擢第:科举考试及第,高中。
荣亲:为亲人带来荣耀。
十月天官待:指朝廷在十月份已准备好官职等待任命。
应须:应当,需要。
早赴秦:早早前往京城(古时 often 以秦代指京城),秦代指唐朝都城长安。
翻译
巴江的秋夜迎来新月,栈道上启程战车滚滚。真正有才华的人赢得战斗,名声显赫震撼世俗。
文章技艺如同舅舅般出色,高中科举使家族荣耀。
十月份朝廷已安排官职,应该尽早前往京城赴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月色新鲜,官道上征战的车轮轧轧而过,颂扬严诜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展现其才能非凡,声名远播。同时,诗人赞美严诜不仅武功出众,其文学才华也能与舅父相比,并通过科举考试脱颖而出,荣耀门第。最后,诗人提醒严诜十月便是天官考核之期,应当早日前往秦地(唐代长安所在地)参加。
岑参在这首送别诗中,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勾勒出了严诜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文学才华,以及其即将参与的重要考试。同时,诗中的景象描写,如“巴江秋月新”、“阁道发征轮”,极富画面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岑参作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以其雄浑的笔触和激昂的情怀,在诗中寄寓了对严诜未来之路的美好祝愿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