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方遵往册,游豫叶前经
出处:《从驾幸晋阳诗》
隋 · 薛道衡
省方遵往册,游豫叶前经。
金吾朝戒道,校尉晚巡营。
重峦下飞骑,绝浦渡连旌。
涧水寒逾咽,松风远更清。
方观翠华反,簪笔上云亭。
金吾朝戒道,校尉晚巡营。
重峦下飞骑,绝浦渡连旌。
涧水寒逾咽,松风远更清。
方观翠华反,簪笔上云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省方:君王或官员巡视四方,了解民情。遵往册:遵循过去的典籍或规定。
游豫:游乐、巡游,也指帝王的巡幸。
叶前经:与之前的规章制度相符合。
金吾:古代负责皇帝出行时警卫的武官名称。
戒道:警戒道路,确保安全。
校尉:古代军事官职,地位次于将军。
巡营:巡查军营,确保安全无虞。
重峦:重重叠叠的山峰。
飞骑:快速骑行的骑兵。
绝浦:水流尽头或极远的水边。
连旌:旗帜相连,形容队伍壮观。
涧水:山间的小溪。
咽:这里形容水流声低沉,像人哽咽的声音。
松风:松林间的风。
翠华:指帝王的仪仗中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旗子,代指帝王。
反:返回。
簪笔:古代官员插在冠冕上以便随时记录的笔,此处指准备记录。
云亭:高耸入云的亭台,也象征高位或朝廷。
翻译
遵循以往的典籍省视四方,游乐巡察沿袭着先前的规章。金吾卫在早晨警戒道路安全,校尉则在傍晚巡视军营防务。
骑兵从重叠的山峦上飞驰而下,旗帜连绵横跨过遥远的水岸。
山涧中的水流因寒冷更显呜咽,远处松林间的风声听起来更加清新。
正当观赏着帝王的仪仗返回时,我已准备好笔墨登上云雾缭绕的亭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执行公务时的场景。开篇“省方遵往册,游豫叶前经”表明官员正在巡视地方,查看往年的档案和法律文书。此处“省方”指的是巡察地方,“遵往册”即按照旧例进行,“游豫”则是巡查的意思,“叶前经”可能是指沿途考察古今之事。
接着“金吾朝戒道,校尉晚巡营”写出了官员在早晨用金吾(一种军职)来警戒道路,再到傍晚时分由校尉(负责管理军队的官员)进行晚上的巡逻。这两句突显了官员在执行公务时的严谨与细致。
“重峦下飞骑,绝浦渡连旌”则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画面:官员乘坐快马(飞骑)穿越层叠的山峦,同时也描写了渡过河流时的雄伟景象。这里的“重峦”指的是多次重叠的山峰,“绝浦”则是河流的尽头,“连旌”可能指的是军旗或官员的仪仗队伍。
“涧水寒逾咽,松风远更清”则转换了环境氛围,描述了一种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象。涧水即溪流,寒逾咽形容溪水之冷,如同喉咙一般;而“松风”则是松树吹来的风,“远更清”表达了这风的清新和遥远。
最后,“方观翠华反,簪笔上云亭”可能是在描写官员在某种高台或楼阁(云亭)上眺望着远处的翠绿山色,同时手执笔墨记录下所见所感。这里“方观”是正在观看,“翠华反”形容远方山色的翠绿与回旋,“簪笔”即拿着笔,“上云亭”则是指在高耸的亭阁之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官员日常工作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朝廷官员执行公务时的敬业与严谨态度的赞美,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山水景色的细腻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