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引西蒙问东海,不知谁是懒中仙
出处:《姑苏留别子公》
明 · 符锡
欲别未别吴山前,预作相思萦昼眠。
笑引西蒙问东海,不知谁是懒中仙。
笑引西蒙问东海,不知谁是懒中仙。
鉴赏
这首诗《姑苏留别子公》由明代诗人符锡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和对未来的遐想。
首句“欲别未别吴山前”,以吴山为背景,巧妙地将离别的场景置于自然之中,营造出一种既真实又略带梦幻的氛围。吴山,作为江南山水的代表,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隐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离别之情更加深沉。
次句“预作相思萦昼眠”,直接点明了离别后将面临的相思之苦。诗人想象自己在白天的睡眠中,思绪仍被离愁所缠绕,无法摆脱。这种对未来的预想,既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离别之痛的深刻。
接下来的“笑引西蒙问东海”,通过一个看似轻松的动作——“笑引”,实际上蕴含着对未知的探索和对远方的向往。诗人以幽默的方式向西蒙(可能是指友人)询问东海的情况,似乎在暗示即使面对离别,心中仍怀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最后一句“不知谁是懒中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悠闲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逃避。这里的“懒中仙”可能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渴望能够像“懒中仙”一样,远离尘世的烦恼,享受心灵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思考和向往,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