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我尚为人争便得,幅巾追逐白杨间全文

我尚为人争便得,幅巾追逐白杨间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素冠相送出梅关,反葬东吴有故山。
死友谁将平子去,孤儿自载伯鸾还。
沙床散发风流甚,麈尾成松日夕閒。
我尚为人争便得,幅巾追逐白杨间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送王处士灵柩归祔锡山先茔》(其一)中的片段。诗中描绘了友人去世后,其灵柩被送回故乡安葬的情景,充满了哀伤与怀念之情。

首句“素冠相送出梅关”,以“素冠”象征死者,通过“相送”和“出梅关”的动作,形象地展现了友人离世后,人们为其送行的场景。接着,“反葬东吴有故山”一句,点明了友人的家乡在东吴的某座山上,表达了对逝者最终能够回归故土的祝愿。

“死友谁将平子去,孤儿自载伯鸾还。”这两句诗中,“平子”和“伯鸾”分别借用了古代文人名士的典故,表达了对逝者才华和品德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其身后无人照料的孤独。其中,“死友”与“孤儿”形成对比,更显出逝者的寂寞与无助。

“沙床散发风流甚,麈尾成松日夕閒。”这两句描绘了逝者生前的生活情景,通过“沙床”、“散发”、“风流”等词语,展现了一位文人雅士的闲适与洒脱。而“麈尾成松”则寓指逝者的精神如同松树一般坚韧不拔,即使离去,其精神仍能长久流传。

最后一句“我尚为人争便得,幅巾追逐白杨间。”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尚在人世的感慨,以及对于逝者精神的追忆与追随。通过“幅巾”这一古代文人常用的头饰,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逝者之间精神上的联系,以及对逝者遗志的传承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去世后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逝者生前生活的回忆,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怀念,同时也蕴含着对逝者精神品质的赞美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