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身尚蛰灌婴城,归梦长悬醒复成
出处:《江城怀隐》
宋 · 董嗣杲
病身尚蛰灌婴城,归梦长悬醒复成。
衰鬓缡褷搀鹤瘦,安书隔阔见鸿惊。
山遥晴有侵檐色,树秃秋无撼野声。
只欲养疴求退静,栖迟泉石适归情。
衰鬓缡褷搀鹤瘦,安书隔阔见鸿惊。
山遥晴有侵檐色,树秃秋无撼野声。
只欲养疴求退静,栖迟泉石适归情。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宋诗《江城怀隐》是董嗣杲所作,表达了诗人病弱之身寓居城市的孤独与思归之情。首句“病身尚蛰灌婴城”,以病弱的身体比喻自己困顿于繁杂的城市生活,如同虫类在城市中艰难生存。次句“归梦长悬醒复成”描绘了诗人梦境中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醒来后又陷入现实的无奈。
第三句“衰鬓缡褷搀鹤瘦”,通过描绘自己衰老的容颜和清瘦的形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憔悴。第四句“安书隔阔见鸿惊”,借鸿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与远方亲朋音信断绝的孤寂。
第五、六两句“山遥晴有侵檐色,树秃秋无撼野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远处的山色和秋日的寂静都加深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最后一句“只欲养疴求退静,栖迟泉石适归情”,直接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回归自然,过上宁静淡泊生活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病弱心境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