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栖乌犹未翔,命驾出山庄全文

栖乌犹未翔,命驾出山庄

出处:《开善寺法会诗
南北朝 · 萧统
栖乌犹未翔,命驾出山庄
诘屈登马岭,回互入羊肠。
稍看原蔼蔼,渐见岫苍苍。
落星埋远树,新雾起朝阳。
阴池宿早雁,寒风催夜霜。
兹地信闲寂,清旷惟道场。
玉树琉璃水,羽帐郁金床。
紫柱珊瑚地,神幢明月珰。
牵萝下石磴,攀桂陟松梁。
涧斜日欲隐,烟生楼半藏。
千祀终何迈,百代归我皇。
神功照不极,睿镜湛无方。
法轮明暗室,慧海渡慈航。
尘根久未洗,希沾垂露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开善寺法会的壮丽景象与宁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从多个角度展现了法会的庄严与神圣。

首先,诗人通过“栖乌犹未翔,命驾出山庄”两句,描绘了法会开始前的宁静与庄重,乌鸦尚未飞翔,驾车驶出山林,预示着法会即将开始的庄严气氛。

接着,“诘屈登马岭,回互入羊肠”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前往法会地点的艰难旅程,山路曲折蜿蜒,如同羊肠小道,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辛与挑战。

“稍看原蔼蔼,渐见岫苍苍”两句,通过景色的变化,展现了法会地点的壮丽与神秘,远处的平原逐渐变得茂密,山峦也呈现出苍翠之色,预示着法会将带来精神上的洗礼与升华。

“落星埋远树,新雾起朝阳”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变换,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星星被树木遮掩,晨雾在朝阳升起时散去,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觉醒。

“阴池宿早雁,寒风催夜霜”两句,通过描绘夜晚的寒冷与寂静,进一步强调了法会的肃穆与庄严,池塘中栖息着早来的雁群,寒风吹拂,夜霜降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兹地信闲寂,清旷惟道场”两句,直接点明了法会地点的宁静与清幽,这里是修行者的圣地,远离尘嚣,唯有道场的存在,体现了法会的神圣与纯净。

接下来的几句“玉树琉璃水,羽帐郁金床。紫柱珊瑚地,神幢明月珰”描绘了法会场所的奢华与庄严,玉树与琉璃水映衬出的光辉,羽帐与郁金床的华美,紫柱与珊瑚地的瑰丽,以及神幢与明月珰的神圣,共同构成了法会的辉煌景象。

“牵萝下石磴,攀桂陟松梁”两句,通过登山的艰难过程,象征着修行者追求真理的坚韧与毅力,他们攀爬着岩石,采摘着桂花,攀登着松木梁,最终到达法会的圣殿。

“涧斜日欲隐,烟生楼半藏”两句,描绘了法会结束时的景象,山涧中的斜阳即将隐没,烟雾缭绕,楼阁半隐于云烟之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千祀终何迈,百代归我皇”两句,表达了对法会长久传承与影响的感慨,无论千年还是百年,法会的精神都将流传下去,成为后世的指引。

“神功照不极,睿镜湛无方”两句,赞美了法会所蕴含的神力与智慧,如同明亮的镜子,照亮了人们的心灵,没有方向的限制,引领着人们走向真理的道路。

“法轮明暗室,慧海渡慈航”两句,强调了法会对于心灵的启迪与救赎作用,法轮在黑暗的房间中发光,智慧的海洋为人们提供慈航,引导他们穿越人生的苦难与困惑。

“尘根久未洗,希沾垂露光”两句,表达了对法会的渴望与期待,希望在法会上能够洗净心灵的尘埃,获得如垂露般珍贵的启示与光芒。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法会的庄严与神圣,以及对心灵净化与智慧启迪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