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梦中尚有娇儿女,灯下惟馀瘦影形全文

梦中尚有娇儿女,灯下惟馀瘦影形

出处:《感忆
清 · 沈光文
暂将一苇向南溟,来往随波总未宁。
忽见游云归别坞,又看飞雁落前汀。
梦中尚有娇儿女,灯下惟馀瘦影形
苦趣不堪重记忆,临晨独眺远山青。

鉴赏

这首诗《感忆》由清代诗人沈光文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与对过往的深切怀念。

首联“暂将一苇向南溟,来往随波总未宁”以“一苇”象征诗人短暂的旅程或内心的漂泊不定,表达了诗人虽尝试寻求安宁,但内心始终难以平静的状态。南溟,即南海,象征着远方或未知的世界,也暗含着诗人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

颔联“忽见游云归别坞,又看飞雁落前汀”运用了动态的景物对比,游云与飞雁的自然流动,与诗人内心的波动形成呼应。游云归于别坞,飞雁落于前汀,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诗人情感变化的隐喻,暗示着诗人思绪的流转与归宿。

颈联“梦中尚有娇儿女,灯下惟馀瘦影形”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层次。梦中的“娇儿女”代表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眷恋,而“灯下惟馀瘦影形”则描绘了现实中的孤独与疲惫,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尾联“苦趣不堪重记忆,临晨独眺远山青”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面对生活的苦涩与回忆的沉重,诗人选择在清晨独自凝望远处的青山,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与希望,也寄托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感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家庭、自我等多重层面的思考与感悟,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