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汉家近属三千客,性命如丝寄虎狼全文

汉家近属三千客,性命如丝寄虎狼

出处:《有感十首 其四
宋 · 吴芾
塞曲咿呜催断肠,毡车轣辘载啼妆。
汉家近属三千客,性命如丝寄虎狼

注释

塞曲:边塞地区的歌曲,常带有悲凉或战争的意味。
咿呜:形容音乐悲伤凄切。
毡车:用毛毡制成的车辆,常见于北方寒冷地区。
轣辘:车轮滚动的声音。
啼妆:因哭泣而弄花的妆容。
汉家:这里指汉朝,古代中国的一个朝代。
三千客:泛指大量的人,可能指流离失所的难民或被统治者控制的人群。
性命如丝:形容生命极其脆弱,如同细丝一般容易断裂。
虎狼:比喻凶残的统治者或险恶的环境。

翻译

边塞乐曲声声催人心碎,毡车轮声滚动着哭泣的妆容。
汉朝统治下近有三千客人,生命如同细丝般悬于虎狼之口。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气氛,通过对自然声音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塞曲咿呜催断肠"中的“塞曲”指的是边塞的曲调,"咿呜"是形容乐器或歌声中的颤抖,"催断肠"则意味着这种声音让人听了心肠都要断裂,表达了一种极度的悲伤和孤独。"毡车轣辘载啼妆"中“毡车”是用动物皮毛制成的车辆,常用于边塞之地,"轣辘"则是车轮滚动的声音,"载啼妆"意指着装饰品的车辆,却只能发出哀鸣声,这里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荒凉。整体上,这两句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于远离家乡、在战乱中挣扎求生的深刻感慨。

"汉家近属三千客"一句,则写出了诗人对于汉族人民众多而又无助于战争境况的哀叹。这里的“汉家”指的是汉族,而“近属三千客”则形容了在边塞之地聚集的人们数目之众,暗示着战争的规模和影响范围之广。

"性命如丝寄虎狼"这一句,则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脆弱与无常的感慨。“性命”指的是人的生命,“如丝”则形容生命之细薄,"寄虎狼"比喻生命就像是被寄托在猛兽口中,极易失去。这一句强调了边塞生活中的危险和不确定性,以及诗人对此的无力感。

整体来说,这两段诗语言质朴而深沉,通过对边塞景象与战争氛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受和个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