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客西来话使君,涔阳风雨变行春
出处:《寄澧阳吴使君》
唐 · 齐己
南客西来话使君,涔阳风雨变行春。
四邻耕钓趋仁政,千里烟花压路尘。
去兽未胜除狡吏,还珠争似复逋民。
红兰浦暖携才子,烂醉连题赋白蘋。
四邻耕钓趋仁政,千里烟花压路尘。
去兽未胜除狡吏,还珠争似复逋民。
红兰浦暖携才子,烂醉连题赋白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客:来自南方的客人。西来:从西边来。
使君:指地方长官。
涔阳:地名,代指风雨交加的地方。
行春:春日出游。
四邻:周围的邻居。
耕钓:耕作与钓鱼,代表田园生活。
仁政:仁爱的政治措施。
千里烟花:形容春景美丽,花开遍野。
路尘:道路上的尘埃。
去兽:驱赶野兽,比喻除去祸害。
狡吏:奸猾的官吏。
还珠:典故,比喻官员清廉或归还失物。
逋民:逃亡的百姓。
红兰浦:开着红色兰花的水边,美景之地。
才子:有才华的人。
烂醉:大醉,形容尽兴。
连题:连续题写诗词。
赋白蘋:以白蘋为题材作诗,白蘋常象征高洁。
翻译
南方来的客人说着使君的事,涔阳风雨中春游的计划变了。四面邻居或耕作或垂钓都趋向仁德之政,沿途千里花开如烟覆盖了路上的尘土。
驱逐野兽还未及清除奸猾的官吏,归还珠宝怎比得上召回逃亡的百姓。
在温暖的红兰水边带着有才之士,尽情畅饮接连吟诗作赋赞美白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开篇“南客西来话使君,涔阳风雨变行春”两句,通过南方游子西行与友人的交谈,表达了对时事的感慨和对春天气候变化的描绘,这里的“涔阳”可能是指澧阳,也有学者认为是作者故乡的隐喻,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接着,“四邻耕钓趋仁政,千里烟花压路尘”两句,展示了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状态。这里的“四邻”指的是邻里之间和谐相处的情况,“耕钓”象征着农事的繁荣,而“仁政”则是对统治者推行仁爱政治的期待。千里烟花压路尘,是对远方美好景色的描写,同时也可能隐含了对尘世烦恼的感慨。
在“去兽未胜除狡吏,還珠争似复逋民”这两句中,“去兽”意指消除了凶猛的野兽,比喻政治上清除暴政,而“未胜除狡吏”则表达了对贪官污吏仍需铲除的无奈。还珠争似复逋民,借用了古代的故事——楚怀王将宝玉还给越国,以此比喻诗人希望能够挽回失去的美好时代和纯洁的人心。
最后,“红兰浦暖携才子,烂醉连题赋白蘋”两句,则是对友人的赞美。红兰浦可能是指澧阳一带的某个地方,这里的“暖携才子”表明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而“烂醉连题赋白蘋”,则展示了诗人在酒酣胸热之际,连续创作诗篇以寄托情感,所谓的“白蘋”可能是指诗中常用来比喻高洁品格的事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理想的描绘,以及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人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