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无所见,时有独行人
出处:《馀清杂兴八首》
明 · 张宁
远树烟光夕,柴门草色春。
山居无所见,时有独行人。
山居无所见,时有独行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乡村景象。首句“远树烟光夕”,以“远树”和“烟光夕”两个意象,勾勒出傍晚时分远处树木笼罩在薄暮烟霞之中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与宁静之美。接着,“柴门草色春”一句,将视角转向近处,描绘了春日里柴门旁绿草如茵的景象,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希望。
“山居无所见,时有独行人。”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山居生活远离尘嚣,诗人在这里仿佛与世隔绝,只能偶尔见到独自行走的人影,这种孤独与自由并存的状态,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寂寞与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