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无冰雪真甘节,雁有菰芦即故乡
出处:《过梁氏园亭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木叶微红未觉霜,岁寒梅菊两争香。
松无冰雪真甘节,雁有菰芦即故乡。
北地诗篇今日少,东溪经学一家长。
因君孝友频相遇,更乞惊鸾字几行。
松无冰雪真甘节,雁有菰芦即故乡。
北地诗篇今日少,东溪经学一家长。
因君孝友频相遇,更乞惊鸾字几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园中景致与文人情怀交织的画面。首联“木叶微红未觉霜,岁寒梅菊两争香”以细腻笔触展现了秋天的色彩与气息,红叶未被霜染,却已显出几分成熟之美;梅与菊在寒冷中竞相绽放,香气四溢,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颔联“松无冰雪真甘节,雁有菰芦即故乡”通过松树与大雁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松树不畏严寒,坚守本色,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大雁南飞北归,菰芦为其栖息之所,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北地诗篇今日少,东溪经学一家长”则转向对文化传承的感慨。北地诗篇的减少暗示了文化传统的衰落,而东溪经学的一家之长则强调了学术研究的延续与传承。这一对比,既是对时代变迁的反思,也是对文化精神的呼唤。
尾联“因君孝友频相遇,更乞惊鸾字几行”表达了诗人与梁氏园亭主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对方品德的赞赏。通过频繁的相聚,诗人希望能在对方的诗文中找到更多启发与共鸣,体现了文人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深秋的宁静,更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个人品格修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