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力耕南亩,怡颜侍北堂
出处:《寄庭佐》
宋 · 彭汝砺
久别随蓬草,相思看雁行。
水流心去远,月静梦归长。
尽力耕南亩,怡颜侍北堂。
曾参君不及,可以似王祥。
水流心去远,月静梦归长。
尽力耕南亩,怡颜侍北堂。
曾参君不及,可以似王祥。
鉴赏
这首诗《寄庭佐》是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
首联“久别随蓬草,相思看雁行”,以蓬草随风飘散比喻长时间的离别,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雁行”则借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暗示了诗人通过想象中的信使来寄托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颔联“水流心去远,月静梦归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水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诗人的心也随之远去;月色宁静,却勾起了诗人长长的梦境,梦中或许正与友人相聚,这份梦境的延长,更显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颈联“尽力耕南亩,怡颜侍北堂”,转而表达诗人对家庭生活的态度。他努力耕作,不仅是为了生计,也是为了家人的幸福,同时,他以愉悦的心情侍奉长辈,体现了他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和对亲情的珍视。
尾联“曾参君不及,可以似王祥”,引用了两个历史典故。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以孝顺闻名;王祥则是历史上著名的孝子,传说他能感动大雪融化,让鱼儿游出冰面。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虽然无法像曾参那样直接孝敬友人,但希望能像王祥一样,通过自己的行为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