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石斋坛古,围棋烧劫迁
出处:《游元阳观》
宋 · 胡寅
矫首元阳观,峥嵘度十年。
忽逢尘外客,因访洞中仙。
横蹑脩蛇路,低看破衲田。
萦纡篁竹岭,窈窕碧松川。
抚石斋坛古,围棋烧劫迁。
谅无翻榼术,安得远庖烟。
擗尽苍麟脯,弹馀别鹤弦。
晴香烘拆蕊,暝色绕归鞭。
太白浮桥上,孤灯炫马前。
黄冠纷雨散,紫盖杳云连。
鸟爪休爬背,鸾骖漫拍肩。
子真随处隐,何必大罗天。
忽逢尘外客,因访洞中仙。
横蹑脩蛇路,低看破衲田。
萦纡篁竹岭,窈窕碧松川。
抚石斋坛古,围棋烧劫迁。
谅无翻榼术,安得远庖烟。
擗尽苍麟脯,弹馀别鹤弦。
晴香烘拆蕊,暝色绕归鞭。
太白浮桥上,孤灯炫马前。
黄冠纷雨散,紫盖杳云连。
鸟爪休爬背,鸾骖漫拍肩。
子真随处隐,何必大罗天。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矫首:抬头。峥嵘:形容山势高峻。
尘外客:世外之人,指仙人。
洞中仙:隐居山洞的仙人。
横蹑:横跨,走过。
破衲田:破旧的僧田。
篁竹岭:竹林小岭。
围棋烧劫:围棋术语,比喻激烈的对弈。
翻榼术:传说中的仙术,能改变命运。
远庖烟:远离人间烟火,指超脱世俗。
黄冠:道士的帽子,代指道士。
紫盖:古代帝王车驾上的伞盖,此处象征道教神仙。
子真:汉代隐士,此处借指隐士。
大罗天:道教中的最高天界。
翻译
我抬头仰望元阳峰,峥嵘岁月已度过十年。忽然遇见了世外之人,于是去探访洞中的仙人。
横越蜿蜒蛇行的小路,低头看见破旧的僧田。
竹林小径曲折回环,碧绿松川景色优美。
抚摸古老的石坛和棋盘,棋局如战火般激烈。
料想没有仙术能改变命运,怎能远离人间烟火。
撕开麒麟肉,弹奏剩余的鹤弦,都是过往。
晴日香气烘烤花朵,傍晚归途中景色环绕。
太白山上的浮桥上,孤灯照耀着前行的马匹。
道士们纷纷散去,紫色华盖消失在云端。
无需鸟儿抓挠背部,鸾鸟的伴侣随意拍肩。
像子真那样随遇而安,何须追求天宫仙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的《游元阳观》,描绘了作者游历元阳观的所见所感。首联“矫首元阳观,峥嵘度十年”表达了诗人仰望元阳观的雄峻景象,感叹时光荏苒。接下来通过“尘外客”和“洞中仙”的意象,展现出道教仙境的神秘与超凡。
“横蹑脩蛇路,低看破衲田”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向下望去则是简朴的农耕景象。诗人行走在竹岭碧松之间,围棋对弈的场景暗示着道观中的文化气息。“谅无翻榼术,安得远庖烟”则流露出诗人对远离尘世喧嚣的向往。
“晴香烘拆蕊,暝色绕归鞭”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晴日里花香四溢,傍晚时分则带着归心踏上归途。在太白浮桥上,孤灯照亮前行,而道教的象征如黄冠、紫盖则遥不可及。
最后,“子真随处隐,何必大罗天”借用东汉隐士刘晨、阮肇的典故,表达出诗人认为人可以随性而隐居,不必追求仙界的极致境界,体现了道家的隐逸思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元阳观的深深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