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地有招贤处,人传乐善名全文

地有招贤处,人传乐善名

唐 · 李隆基
地有招贤处,人传乐善名
鹜池临九达,龙岫对层城。
桂月先秋冷,蘋风向晚清。
凤楼遥可见,彷佛玉箫声。

拼音版原文

yǒuzhāoxiánchùrénchuánshànmíng
chílínjiǔlóngxiùduìcéngchéng

guìyuèxiānqiūlěngpínfēngxiàngwǎnqīng
fènglóuyáojiàn仿fǎngxiāoshēng

注释

地:大地。
招贤:招揽贤才。
乐善:喜好行善。
鹜池:鸭池,指水边的池塘。
九达:宽阔的道路。
龙岫:龙山。
层城:层层叠叠的城墙。
桂月:桂花盛开的月亮,象征秋季。
蘋风:浮萍随风,形容清风。
向晚:傍晚。
凤楼:华丽的楼阁,常指皇宫或贵族府邸。
遥可见:远远就能看见。
彷佛:仿佛。
玉箫声:如玉般清脆的箫声。

翻译

大地上有招揽贤才的地方,人们传扬着喜好行善的名声。
鸭池临近宽阔的道路,龙山对着层层的城墙。
桂花月光照亮秋天,傍晚的风带来清新的气息。
凤凰楼远远就能看见,仿佛听见了如玉的箫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风景优美之地,充满了对理想人格和高尚品德的赞扬。开篇“地有招贤处,人传乐善名”表明这里是吸引贤才的地方,人们都称颂这里的美好与善行。这不仅是在描述一个地方,更是在强调一种文化理念,即重视人才和道德。

接下来的“鹜池临九达,龙岫对层城”则描绘了一幅宏伟壮观的画面。鹜池(可能是指湖泊或水塘)旁边有九条道路相连,龙岫对立,形成了层叠的山城。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更透露出人文景观的壮丽。

“桂月先秋冷,蘋风向晚清”则是季节之感。桂花的香气在秋风中散发,月色显得格外清冷;而晚风中夹带着蘋草(一种水生植物)的清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中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情趣。

最后,“凤楼遥可见,彷佛玉箫声”则是对远处凤楼的描绘。凤楼在远方若隐若现,而玉箫的声音仿佛传来,这不仅是在写景,更是在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建筑和季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理想色彩的世界。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也反映出作者李隆基在唐代那种追求道德高尚与物质文明共存的文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