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馀支枕听莺语,醉里题窗记燕来
出处:《中春连日得雨雷亦应候》
宋 · 陆游
谁言白首意低摧,老子逢春亦乐哉。
犁畔方吹社公雨,垄头又转阿香雷。
睡馀支枕听莺语,醉里题窗记燕来。
更有山家堪喜事,吾孙上树欲千回。
犁畔方吹社公雨,垄头又转阿香雷。
睡馀支枕听莺语,醉里题窗记燕来。
更有山家堪喜事,吾孙上树欲千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白首:指年老。低摧:心情消沉。
老子:诗人自谦或自称,这里指老人。
社公雨:社日祭神时下的雨,象征丰收。
阿香雷:农耕时节的雷声,象征农事活动。
莺语:黄莺的鸣叫声。
燕来:燕子归来,寓意春天的到来。
山家:乡村人家。
吾孙:诗人的孙子。
千回:形容频繁,夸张地表示孙子活泼好动。
翻译
谁说人老了心情就消沉,我这个老头遇到春天也一样快乐。在田边,正吹着社公祭祀时下的雨,田垄上又响起了阿香(农耕时节的雷声)预告播种的季节。
午睡醒来,枕着枕头倾听黄莺的歌声,喝醉时在窗户上题诗记录燕子归来。
还有更让山野人家高兴的事,我的孙子爬树能爬到快上千次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春天连续多日降雨后的心情和所见景象。首句以反问语气表达,即使年老体衰,面对春景依然感到欣喜。"老子逢春亦乐哉"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乐观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犁畔社公雨"和"垄头阿香雷"形象地描绘了春雨滋润农田的场景,既有农耕生活的生动画面,也寓含着对自然节气的顺应与喜悦。"睡馀支枕听莺语"写诗人闲适地聆听鸟鸣,生活情趣盎然,"醉里题窗记燕来"则记录了春燕归巢的细节,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更有山家堪喜事"总括前文,点出最让他高兴的是看到孙子活泼好动,爬树不止,这画面充满了生机与亲情的温馨。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热爱生活、享受田园乐趣的老年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