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诗得计,老去醉为家
出处:《幽居杂兴十首》
明 · 孙一元
六籍聊遮眼,高眠傍屋牙。
春来诗得计,老去醉为家。
门映斜阳树,山开背郭花。
邻翁閒有约,相对话河车。
春来诗得计,老去醉为家。
门映斜阳树,山开背郭花。
邻翁閒有约,相对话河车。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幽居杂兴十首(其二)》描绘了诗人闲适的隐居生活。首句“六籍聊遮眼”表达了诗人通过阅读经典书籍来打发时光,暂时避开尘世纷扰,以求内心的宁静。接下来,“高眠傍屋牙”写诗人高枕无忧地倚在屋角小憩,享受着简朴的生活。
“春来诗得计”暗示春天的到来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诗歌成为他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方式。“老去醉为家”则流露出诗人年事已高,借酒消愁,将饮酒视为晚年生活的常态。
“门映斜阳树”描绘出一幅静谧的画面,夕阳余晖洒在门前的树上,增添了诗意的氛围。“山开背郭花”进一步扩展了视野,远处山峦与城郭相接,盛开的野花点缀其中,展现出自然之美。
最后两句“邻翁閒有约,相对话河车”描绘了诗人与邻居老友相约闲谈的情景,他们围绕着古老的传说——河车(道教中指修炼长生之物)进行交谈,体现了诗人与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恬淡与惬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诗歌和道家文化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