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仁能抚士卒,知能辑流散全文

仁能抚士卒,知能辑流散

元末明初 · 刘永之
淮壖古重镇,龙舒实雄冠。
显显青阳公,衔命兹屏翰。
文能宣皇风,武能折凶悍。
仁能抚士卒,知能辑流散
孤城抗千里,一身当敌万。
运否拙壮图,时屯负英算。
城亡遂捐躯,仗节死国难。
忠义凛霜日,声名炳星汉。
我来当夏杪,延览遂兴叹!俯仰成古今,兴亡犹在眼。
疲人稍归廓,买舍临江岸。
午风舟舫集,夜霁灯火乱。
精灵或来往,庙食俨容观。
生为烈士尊,死为奸臣惮。
嗤嗤吟诗台,千载污青简。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永之对余青阳先生的缅怀之作。余青阳先生被描述为一位在淮壖地区担任重要职务的英雄人物,他的才能和勇气在文中得到了高度赞扬。

诗中首先提到余青阳先生作为“青阳公”的身份,他不仅在文治上能够宣扬皇上的教化,还具备军事才能,能够抵御强敌。同时,他以仁慈之心安抚士兵,团结流散的人群,展现了其全面的领导能力。在孤城中,他一人面对敌军的数万大军,体现了他的英勇与担当。

然而,命运似乎对他的壮志有所不允,时局艰难,他不得不面对种种挑战。最终,城池失守,余青阳先生选择以身殉国,以坚定的节操面对国家的危难。他的忠诚与正义如同严冬中的霜雪,令人肃然起敬;他的名声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历史的长河。

诗人在夏末时节来到这里,面对着这座曾经的重镇,不禁感慨万千。古今更迭,兴衰交替,但余青阳先生的事迹仍历历在目。百姓逐渐回归,安居乐业,而江边的房屋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午后的风中,舟舫聚集,夜晚的宁静中,灯火闪烁,这一切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余青阳先生的灵与魂或许仍在往来于这片土地,庙宇中供奉着他,庄严而肃穆。活着时,他是烈士的典范,死后,他的形象成为奸佞之人的畏惧。诗人在吟诗台上,感叹着千年时光的流逝,以及历史对这位英雄的铭记。

整首诗通过对余青阳先生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人民生活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