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富与贵,孰不羡王侯
出处:《闲中真乐》
宋 · 郭印
人间富与贵,孰不羡王侯。
静边细一观,何其劳且忧。
去来风中云,出没水上沤。
推迁无定在,秋毫非我谋。
既仕知此理,官衢屡回头。
今也衡门下,卧起得自由。
随流任纵横,飘如不系舟。
触处尽禅悦,俗乐宁可侔。
死生夜旦耳,吾心有天游。
肯学痴狂子,盖棺事始休。
静边细一观,何其劳且忧。
去来风中云,出没水上沤。
推迁无定在,秋毫非我谋。
既仕知此理,官衢屡回头。
今也衡门下,卧起得自由。
随流任纵横,飘如不系舟。
触处尽禅悦,俗乐宁可侔。
死生夜旦耳,吾心有天游。
肯学痴狂子,盖棺事始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富与贵:富贵权势。王侯:古代贵族或有权势的人。
静边:静静观察。
劳且忧:劳累且忧虑。
推迁:变迁。
官衢:官道。
衡门:简陋的房屋。
飘如不系舟:像不系缆绳的舟,比喻随波逐流。
禅悦:佛教中指内心平静的喜悦。
俗乐:世俗的快乐。
天游:超越世俗的心灵游历。
痴狂子:形容不拘小节、超脱世俗的人。
翻译
人间的富贵权势,谁不羡慕那些王侯。静静地观察世间,却感到多么疲惫和忧虑。
世事如风云变幻,时隐时现,难以捉摸。
变迁无常,微小之事并非我能掌控。
既然踏入仕途,深知这道理,走在官道上常常回头反思。
如今我在简陋的屋檐下,生活自由自在。
随波逐流,任凭命运摆布,像不系缆绳的舟。
无论何处,都充满禅意的喜悦,世俗的快乐怎能相比。
生死不过昼夜交替,我的心却在天外遨游。
我宁愿学那痴狂之人,直到生命结束才停止追求。
鉴赏
这首宋诗《闲中真乐》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富贵荣华的淡泊态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句“人间富与贵,孰不羡王侯”揭示了人们对权势地位的普遍追求,然而诗人通过“静边细一观,何其劳且忧”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深入思考,认为王侯之位并非真正的幸福,反而伴随着辛劳和忧虑。
接下来,“去来风中云,出没水上沤”以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无常,暗示世事如白云苍狗,难以长久把握。诗人认识到“推迁无定在,秋毫非我谋”,即人生变迁无常,个人无法掌控,从而在仕途上保持清醒,明白“既仕知此理,官衢屡回头”。
在对比现实与理想后,诗人选择“今也衡门下,卧起得自由”,过着简朴的生活,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以“随流任纵横,飘如不系舟”形容自己顺应自然,如同不系缆绳的小舟,随波逐流。诗人深感“触处尽禅悦,俗乐宁可侔”,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超越世俗快乐的禅意。
最后两句“死生夜旦耳,吾心有天游”表达出诗人看淡生死,心灵自由自在地游于天地之间。他不愿像痴狂之人那样执着,而是主张在生前就达到内心的解脱,即“肯学痴狂子,盖棺事始休”。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郭印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禅意人生观,以及对闲暇生活中的真乐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