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师旷当年两目瞽,暗中还能辨石语
出处:《只耳儿歌戏为延子劼汝寿作》
清 · 张晋
堕地初试啼声罢,家人走报各惊诧。
吉梦非熊亦非罴,蜿蜒亲见乖龙下。
重瞳骈胁古有之,貌异毕竟非凡儿。
岂真造物故簸弄,要留缺陷夸神奇。
闻尘半塞闻根在,蚁动牛斗不瞆瞆。
君不见,后夔一足行即僵,典乐公然来凤凰。
君不见,师旷当年两目瞽,暗中还能辨石语。
只耳儿,庸何伤,两耳苟不聪,不如一耳良。
五官之中耳司听,只耳何曾不用命。
但教声入即心通,两耳翻嫌一耳剩。
延生抱子来我前,索我为儿歌长篇。
雪肤玉貌果英物,人皆贵耳吾不然。
他日抗宗望此子,额痒定应出三耳。
吉梦非熊亦非罴,蜿蜒亲见乖龙下。
重瞳骈胁古有之,貌异毕竟非凡儿。
岂真造物故簸弄,要留缺陷夸神奇。
闻尘半塞闻根在,蚁动牛斗不瞆瞆。
君不见,后夔一足行即僵,典乐公然来凤凰。
君不见,师旷当年两目瞽,暗中还能辨石语。
只耳儿,庸何伤,两耳苟不聪,不如一耳良。
五官之中耳司听,只耳何曾不用命。
但教声入即心通,两耳翻嫌一耳剩。
延生抱子来我前,索我为儿歌长篇。
雪肤玉貌果英物,人皆贵耳吾不然。
他日抗宗望此子,额痒定应出三耳。
鉴赏
这首清代张晋的《只耳儿歌》是一首以戏谑口吻为延子劼祝寿的诗。诗人以婴儿初生啼哭为引,描述了家人对新生儿的惊奇和期待。他巧妙地将神话中的吉兆与婴儿的独特特征相结合,如重瞳骈胁和蜿蜒之姿,暗示孩子非比寻常。
接着,诗人通过夔一足和师旷辨音的典故,强调即使只有一只耳朵,也能展现出非凡的能力。他指出,耳朵虽只是五官之一,却肩负着倾听世界的重要职责,一个耳朵也能全心全意地工作。诗人借此表达对延子劼的期许,认为他将来必有超乎常人的听力,甚至可能有三只耳朵,寓意智慧和敏锐。
整首诗语言幽默,寓言生动,既表达了对孩子的祝福,也寓含了对听觉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张晋以独特的视角和轻松的笔调,展现了对儿童成长的乐观期待和对个体特性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