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宁终穷,行逢达观达
出处:《古剑词》
宋 · 赵孟坚
古剑三尺长,土花上鳞甲。
几年闭蛰藏,射斗光夜发。
提携绕区市,鲜复事磨刮。
嫖姚一拂拭,蛟断犀可截。
志士宁终穷,行逢达观达。
几年闭蛰藏,射斗光夜发。
提携绕区市,鲜复事磨刮。
嫖姚一拂拭,蛟断犀可截。
志士宁终穷,行逢达观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古剑:古老的剑。三尺长:剑身长度为三尺。
土花:泥土花纹。
鳞甲:剑身上的装饰或纹理。
闭蛰藏:隐藏、冬眠。
射斗光:夜晚的星光。
夜发:在夜晚显现光芒。
提携:携带。
区市:市区。
鲜复:很少。
事磨刮:需要磨砺。
嫖姚:古代勇将名,这里泛指英勇之人。
一拂拭:轻轻擦拭。
蛟断犀可截:剑锋锐利,能斩断犀牛角。
志士:有志向的人。
宁:宁愿。
终穷:困厄至极。
行逢:行走时遇到。
达观达:通达之人。
翻译
古老的剑有三尺长,剑身布满泥土花纹的鳞片。它沉睡多年,隐藏在黑暗中,只在夜晚的星光下显现光芒。
人们常提着它在市区游走,很少需要磨砺。
一旦被英勇的嫖姚将军擦拭,这剑锋利如蛟龙,连犀牛角都能轻易切断。
有志之士即使身处困境,也能遇到通达之人,改变命运。
鉴赏
这首诗名为《古剑词》,作者是宋代的赵孟坚。诗中以古剑为载体,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象征意义。诗人描述了这把剑的尺寸(三尺长),表面的土花和如鳞甲般的纹饰,暗示其历史悠久和沉寂不显。剑虽久未使用,但在夜晚却能发出射斗般的光芒,暗喻其内在的锐利和力量。
剑在市区中提携,鲜少被磨砺,但一旦被“嫖姚”(指英勇的人物)拂拭,其威力便能显现,连断犀牛角都不在话下。这表达了诗人对剑的赞美,以及对拥有者英雄气概的期待。
最后两句,“志士宁终穷,行逢达观达”,则是借剑言志,寓意有志之士即使身处困境,也应保持开阔的胸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期待着未来的机遇和突破。整首诗通过古剑寓言,传递出坚韧不屈与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